本篇文章2557字,读完约6分钟
根据《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改革实施办法》(苏财办[2018]5号),结合省级人才工程项目的整合优化,经研究,现就2020年省级“双创新计划”的申请和组织工作通知如下。
一、一般要求
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指导,率先发展优质服务,建设“强、富、美、高”的新江苏,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按照积极稳妥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要求,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扎实有序做好省级“双创新计划”工作。瞄准前沿高端,以产业布局为重点,重点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软件、信息服务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高端设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与能源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空天海洋设备、数字创意等。 新动力(新能源)设备、建筑机械、物联网、尖端新材料、生物医学和新医疗器械、高端纺织品、集成电路、海上设备和高科技船舶、高端设备、节能环保、核心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新显示器等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人才匮乏。把握人才评价改革要求,坚持评价与认定、客观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突出创新创业成效、用人单位评价、市场评价和地方政府支持等因素。
二、项目类别
1.双重创造力。该项目分为七类:创业、企业创新、大学创新、科研机构创新、健康创新、文化创新和高技能创新。>。>。每个类别的具体报告条件
2.双重创作团队。该项目分为七类:科技、战略性新兴产业、教育、高端软件、现代农业、服务外包和卫生。>。>。每个类别的具体报告条件
3.双创博士。该项目分为两类:世界著名学校和县医院创新。>。>。每个类别的具体报告条件
第三,支持政策
1.财政支持。对于入选的双创新人才,省财政将在三年内提供总计500万元、300万元、100万元或50万元的创新创业资金;获得省双创博士或“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计划”资助的,将补充相应的资助标准。对于入选的双创团队,省财政将在三年内提供总计800万元、500万元或300万元的人才经费;对于入选的双创医生,省财政将在两年内给予共计15万元的创新创业资金。以上三类资助的个人生活补贴不得低于30%,且不得从工资中扣除。
2.项目建议。推荐入选者申请国家重大人才项目、省级“333工程”、“科技创业支持计划”等人才项目,并优先考虑金融机构、担保公司、风险投资公司等融资支持。
3.支持服务。在工作条件、签证、定居、医疗、保险、税收、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和驾照转换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务。
第四,申报的名额
有1000名双重创造性人才和150个双重创造性团队,双重创造性医生的数量没有限制。>。>。具体分布情况
符合申报条件的2018年和2019年江苏省人才创新创业大赛获奖者不受推荐名额限制(2018年获奖者已申请2019年省级“双创新计划”的不得再次申请)。
V.接受申请
1.双重创造力。各区市委(市人才办)组织接受创业(文化创业除外)和企业创新,省级委宣传部门接受文化创新(包括文化创业),省级教育部门接受高校创新,省级科技部门接受科研院所创新,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接受高技能创新,省级卫生保健委员会接受卫生创新。每个人只能申报一种类型。
2.双重创作团队。省发改委受理战略性新兴产业,省教育厅受理教育,省科技厅受理科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受理高端软件,省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受理现代农业,省商务厅受理服务外包,省卫生委受理卫生。每个团队限于一种类型的声明。
3.双创博士。省教育厅接受世界著名大学的创新,省科技厅接受世界著名研究所的创新,省卫生委员会接受世界著名医院和县级医院的创新。每个人只能申报一种类型。
以上类型,除由各区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直接受理的外,其他类型(不含省属机构)需经各区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审批后,由市级相关部门上报省级相关部门。
六.报告要求
1.各类项目均在网上申报(网上申报入口:点击进入),截止时间为2020年5月20日24: 00。相关材料(>:>。详见材料清单。)在互联网上提供原件的扫描件或数码照片。在线申请完成后,申请人从申请系统打印纸质申请材料(包括申请表、创新创业计划和证明材料),签字盖章后提交受理部门。从第一海外站来江苏工作的人才还必须填写海外高层次人才汇总表和汇总表,并附上电子照片。
2.申请人和人才需自行签署《第三方数据查询委托书》,扫描后的版本将上传至申报系统。同时,它们将与纸质版本一起提交给省人才办公室。
3.申请人应客观、真实、完整地填写申请材料,不得遗漏空项。网上申请材料必须与纸质材料一致,申请完成后不接受任何补充材料。申请人和人才本人必须承诺不侵犯知识产权,不泄露原单位的商业秘密,不违反兼职报酬和科研经费的规定,并做出书面说明。对弄虚作假的,取消申报资格,记入诚信档案,同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5年内不再受理该单位和个人的申报。
4 .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申报和推荐工作,广泛动员,严格把关。申请和推荐工作中有失职行为的,将严格追究责任。请各受理地区和部门于6月20日前向省人才办提交推荐报告、汇总表和基本情况评估表(需加盖公章),并注明10%的重点推荐人选、20%的优先推荐人选和70%的一般推荐人选为双创新和企业创新人才。请访问江苏省委组织部网站下载各种材料样式。
七.联系信息
1.省委组织部人才办公室(省人才办):025-83309766;
2.省委宣传部人才工作办公室:025-88802731;
3.省发改委高新技术产业司:025-83391028;
4.省教育厅教师办公室:025-83335520;
5.省科技厅政策法规和体制改革司:025-86505159;
6.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软件与信息服务部:025-69652712;
7.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025-83276091;
8.省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农村工业发展司:025-86263731;
9.省商务厅服务外包办公室:025-57710165;
10.省卫生厅:025-83620628。
搜索公共号码“南京新闻网”,注意南京新闻网的公共号码;在【南京新闻网】公共号码对话框中输入【双创计划】,直接进入申请入口,查看各类人才支持政策、申请条件、申请额度、申请人联系电话,下载所需材料。
标题:2020江苏双创人才计划申请指南(要求+配额+申报)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