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05字,读完约4分钟
用“屋漏偏逢连夜雨”这句话来形容佛山很多陶瓷企业的现状是再合适不过了。
根据佛山市政府给出的截止日期,一大批达不到环保标准的陶瓷企业将很快达到今年的最后期限。
因此,大量佛山乃至国内外知名品牌的陶瓷企业已大规模转移到粤北清远市所辖的清新县,佛山禅城(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规划面积将达到近80平方公里。
然而,在佛山18家大型陶瓷企业与清新县签订入园协议,投资购置土地设备,少数企业已完成试生产,多数企业正在建厂的情况下,工业园区大规模违规用地的“丑闻”突然出现。
5月4日,国土资源部公布了14起违法案件和4起监管案件的查处情况,佛山市清新云龙陶瓷工业园(即佛山市禅城(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排名第一。
佛山市经济贸易局局长李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佛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佛山禅城(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征地工作。“通过这件事,企业也应该吸取教训。在做出投资决策时,他们应充分了解政策和审批,并遵守法律法规。”
非法工业园区
清远市至佛山禅城(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距离约30公里,道路状况良好,约半小时车程即可到达。
在路人的引导下,记者经过了管委会和镇政府大楼旁边的一条新建街道,然后进入了数百米绿化良好的公园大道。一位正在招徕顾客的摩托车司机告诉记者,这条大道似乎是清远最好的。
在公园大道左侧的露台上,英超陶瓷等多家陶瓷企业的工厂已经率先开工。高大的烟囱冒着滚滚浓烟,附近充满了刺鼻的气味。
在一个十字路口,附近一家陶瓷厂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道路右侧被铲平的土地是上级国土部门拦下的非法土地。
清新县是广东省16个重点扶贫开发县之一。当地政府决定利用优质丰富的瓷砂资源储备,开发建设陶瓷产业基地。
2007年,清远市清新县委、县政府决定在何云、龙井、飞来峡建立云龙、云来工业基地,由镇政府和清远市云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开发..
问题在于“抓住机会”。刘志红表示,由于园区内有省级招牌,相关部门认为他们有剑,于是同时规划、建设并报批,最终导致了一场大灾难。
5月4日,国土资源部公布了14起违法案件和4起监管案件的查处情况,佛山市清新云龙陶瓷工业园(即佛山市禅城(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排名第一。
“一方面,广东省鼓励和支持珠江三角洲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粤北山区转移。另一方面,抓住佛山陶瓷向外转移的机遇迫在眉睫。一旦错过,就要推迟10到20年。”虽然刘志红说,中央军委和清新县充分承认错误是他们自己的,他们应该根据法律和法规在未来的工作,他认为,上述情况是一个大背景的问题。早在2007年5月,青新县委、县政府就获悉,云龙、云来工业基地未依法办理土地使用审批手续。
随后,从2007年5月至2010年2月,三个镇政府与82个村民小组签署了征地补偿协议,并同意征用23,656亩土地,其中22,928亩已经得到补偿。
清新县国土资源局和何云龙井镇国土资源所也对云龙工业基地的非法用地进行了处罚。
2008年8月至2009年9月,清新县国土资源局和何云龙井镇国土资源所先后下发了15份《责令停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通知》,但未能有效制止。
直到2010年2月广东省委、省政府下发通知,指示清远市政府采取坚决措施,对云龙、云来工业基地的违法用地进行全面清查,相关情况才得到根本遏制。
3月5日和3月9日,清新县县委、县政府要求三镇政府终止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开发协议。
最后,根据国土资源部的要求,广东省委、清远市委、市政府对清新县云龙、云来工业基地非法用地问题作出决定,确认非法征地22928亩,非法占用土地8973亩,非法转让土地5836亩,破坏基本农田1185亩为违法行为。
原有的几纵几横的道路系统现已完全停止,农田保护区范围内的土地也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要求进行了重新绿化。
刘志红表示,如果不是土地利用问题,按照原计划,今年佛山将有18家大型陶瓷企业投产,创造的产值将超过100亿元。
刘志红说,他们目前的工作一方面是按照国土资源部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做好相关的整改工作,另一方面是做好对入园陶瓷企业的解释和安抚工作。同时,他们希望上级能根据实际情况解决园区后续开发的土地使用需求。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产业转移撞上“土地门” 佛山陶瓷去留彷徨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6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