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82字,读完约3分钟

2010年,十名员工相继自杀,这使得世界上最大的3c铸造公司富士康再次成为公众舆论的焦点。一些媒体将富士康描述为一个无视劳工权益的“血汗工厂”,引用了10名员工的不幸遭遇。然而,在珠三角地区劳动力供给不足的背景下,工人应该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应该放弃富士康,去其他工厂工作。但每天都有许多工人在富士康的招聘办公室等待工作。为什么?

企业生命与员工活力

事实上,这十名富士康员工以一种不正常的方式结束了他们的生命,这促使他们出于不同的原因这样做。把他们所有的不幸归咎于富士康,而不是找出每一个具体的原因,似乎有点太简单和随意了。

企业生命与员工活力

生活是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

近年来,富士康并不是唯一一家因员工非正常死亡而引起公众关注的公司。由于员工的非正常死亡,华为多次受到媒体的质疑。富士康和华为属于电子行业,这是一个极具竞争力的行业。随着高科技产品的激烈竞争,价格越来越透明,产业链越来越开放,电子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残酷。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电子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企业雇佣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而这些人才必须高薪才能合理。另一方面,电子产品越来越便宜。他们之间肯定会有矛盾。正是这种矛盾使得电子行业成为一个极具竞争力的行业。

企业生命与员工活力

对于这种竞争局面,联想董事长刘传志有一个形象比喻,叫做“拧毛巾的水”。电子行业的竞争就像绞毛巾一样。只要能拧出水来,就意味着空.还有竞争毛巾拧干后,企业将关闭。电子企业的目标是保持毛巾干燥。

企业生命与员工活力

这种扭曲毛巾的竞争模式使得电子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和残酷。比尔·盖茨说“微软永远离破产只有18个月了”,华为总裁任·不停地问华为如何过冬。他们的担心不无道理。北美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北电网络已经破产。朗讯科技当年发明了传真机和太阳能电池,并贡献了13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现在被阿尔卡特收购。在国内,曾在2006年《财富》杂志上被评为中国最受尊敬公司的ut斯达康和曾在国内手机销售和出口排名第一的伯德,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

企业生命与员工活力

在高科技产业中,每个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是活得长久。只有企业生存下来,员工才能有工作,只有企业成长起来,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想象一下,如果富士康今天因为各种原因破产,那将是对成千上万富士康员工最大的不负责任。

企业生命与员工活力

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加强管理,提高效率。在拧毛巾的过程中,企业必须通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将巨大的外部竞争压力分解并传递给每一个员工。企业在拧毛巾,员工在拧毛巾。员工遇到巨大的工作压力并不奇怪。当员工选择进入电子行业时,他们实际上选择了这个行业带来的巨大工作压力。上一页12下一页

企业生命与员工活力

相关主题:

用老虎的眼睛看企业——富士康的“跳门”

标题:企业生命与员工活力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6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