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93字,读完约2分钟
第二部分珠江三角洲的制糖业
广东省糖业协会负责人表示,要发展外向型糖业经济,参与国际糖业贸易
平沙糖厂并不是唯一一家因为没有甘蔗可榨而关闭的糖厂。十年前,整个珠江三角洲有21家糖厂,但现在只有斗门干糖厂支撑大局。此外,江门有两家小型糖厂正在努力维持珠江三角洲的这一传统产业。
广东省糖业协会会长刘汉德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珠三角制糖企业迟早会退出历史舞台”,但珠三角传统制糖基地将“力争转型为制糖基地”。
甘蔗资源缺乏
珠江三角洲只剩下三个糖厂
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糖厂是斗门干坞糖厂,另外两个糖厂位于江门,一个是台山海盐华侨农场糖厂,另一个是恩平奥丰糖厂,其他糖厂要么停产,要么用原糖作为制糖原料。
干糖厂总经理李伟力表示,在刚刚结束的收获季节,甘蔗压榨量不足12万吨,而该厂在一个收获季节可以满负荷加工20万吨甘蔗。下一个作物季节甚至更糟。据估计,只能压榨8万吨甘蔗。
江门糖厂也面临甘蔗资源不足的困境。江门曾是珠江三角洲的主要甘蔗产区,年产量超过200万吨,为周边20多家糖厂提供甘蔗。如今,恩平的甘蔗不能满足当地糖厂的需求。“今年,它被压榨不到三个月,仅压榨了大约4万吨甘蔗。”恩平奥丰糖厂厂长何说。
六年后,在珠江三角洲吃糖可能会有困难
甘蔗种植面积急剧下降有两个主要原因:土地减少;传统的甘蔗种植附加值低。
为了提高农民的积极性,糖厂与他们签订了保留价。“明年签订的底价是330元/吨。如果糖的价格上涨,甘蔗的购买价格将不得不上涨。如果糖价下跌,我不能低于底价。现在我要求他们种植。”李伟力说道。“除了缺乏甘蔗来源,人们都有罪,但蔗糖的销售是没有必要的。”李伟力说道。
中国糖业协会副会长、广东省糖业协会会长刘汉德说:“从目前的情况看,珠三角的制糖企业迟早会退出历史舞台。”对此,李伟力也是毫不含糊的。"我们都制定了计划,估计会持续六年。"。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制糖”转“炼糖” 珠三角糖业艰难变身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6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