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56字,读完约3分钟
鞍钢股份(000898)(000898)和钒钛股份(000629)(000629)26日宣布,国资委同意鞍钢集团和攀钢集团进行联合重组。
重组后,鞍钢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鞍钢集团有限公司的母公司新成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SASAC)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鞍钢集团有限公司和攀钢集团有限公司均为鞍钢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抛开上市公司整合的伏笔
根据两家上市公司的公告,新成立的鞍钢集团有限公司将持有鞍钢股份当前控股股东鞍钢集团有限公司100%的股份,以及鞍钢钒钛母公司攀钢集团有限公司100%的股份。截至目前,鞍钢集团公司仍处于组建过程中。
安钢和st钒钛内部人士表示,重组暂时与上市公司没有直接关系,整合不会影响上市公司的水平。
鞍钢集团总经理张晓刚早前表示,鞍钢集团和攀钢集团在集团层面整合后,两家公司将在资本市场上进一步整合。
鞍钢对攀钢的整合实际上是从上市公司层面开始的。早在2008年5月,鞍钢就与攀钢签署了《资产整合整体上市现金期权合作协议》。正是依靠真金白银投资数十亿元签约攀钢公司,护送攀钢公司进行整合,并承担攀钢公司资产重组的现金期权第三方责任,鞍钢才最终击败宝钢、武钢等其他央企对手,成功成为攀钢公司的重组方。
然而,鞍钢增加了现金期权,因为它无法向反对攀钢重组的股东支付200亿元。在攀钢全面上市两年后,鞍钢最终仍面临支付现金的压力。
如今,“大鞍钢”已经浮出水面,如何通过上市公司的进一步整合,顺利化解可能出现的财务压力,可能是新一届领导班子必须直接面对的问题。
鞍钢的巨大影响还有待观察
鞍钢在这次战役中赢得了攀钢。如果再加上本钢1100万吨的产能,“大安钢”的产能将达到4600万吨,一举成为国内最大的产能。这种跨地区的整合隐藏了国内大型钢厂在产能方面的竞争。
此前,河北钢铁三合一(000709)迅速成为国内钢铁企业产能的老大;宝钢集团南下广东,近期标志着宝钢产能扩张的湛江项目也取得新进展,成为广东省钢铁产业结构升级的一部分;WISCO也在积极推进防城港项目,使其能够走出内陆,拥有一个海口...
钢铁被纳入产能过剩行业后,各钢铁集团无法依靠新建产能实现规模扩张,重组成为规模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些钢铁行业分析师表示,如果我们简单地从行业层面讨论鞍钢和攀钢的互补性,我们很难在两家钢铁公司的重组中找到合作的切入点。在两大集团重组后,甚至没有必要以“同行业不竞争”为由,吸收合并其上市公司。"仅从钢铁行业的角度来看,安本的合作显然更为迫切."分析师说。
由于业务领域的互补性很难显现,该行业自然会对鞍钢的最终整合效果提出质疑。
根据公告,“鞍钢集团仍在组建过程中”,重组后的人事安排尚未披露。根据国有企业整合的实践,鞍钢重组攀钢的实际效果取决于新公司未来的人员结构。
标题:“大鞍钢”整合上市公司留悬念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6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