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90字,读完约4分钟

佛山调整了最低工资,这实际上导致本田在中国的四大工厂完全停产。

日前,本田科技研究产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确认,由于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中方员工停工,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和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旗下的四大工厂(其中广本在广州黄埔和增城拥有两家主要工厂)已全部停工。

探究本田停工门背后:核心技术遭封锁

在脆弱的供应链背后,不仅是日本汽车企业系统的封闭匹配问题,也是核心技术缺乏背景下中国产业升级的困境。

谁给低薪“空房”

白色工作服,红色工作帽和蓝色面具,露出稚嫩的面孔。他们隔着一道电动门,带着警惕、犹豫和期待的心情看着前来采访的记者。现在是工作时间,但他们聚集在工厂的空楼。

探究本田停工门背后:核心技术遭封锁

面对记者的提问,停止工作的工人们大声交谈。保安站在一边,阻止所有记者进入工厂,但没有阻止我们通过门说话。

这起事件的导火索是最近佛山市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从最初的每月770元提高到920元。为了满足政策要求,本田零部件有限公司提取了一部分原工人补贴,并将其加入基本工资,但工人的实际收入根本没有增加。工人们对他们的收入不满意,这无疑是火上浇油,最终导致停工。

探究本田停工门背后:核心技术遭封锁

本田零部件有限公司是中国的一家全资零部件公司,成立于2005年10月,注册资本为1.5亿美元。该公司约有1800名员工,主要为本田在中国的整车企业提供变速箱和发动机零部件等核心部件,年生产能力约为70万台。本田零部件工人的停工很快引发了连锁反应。由于核心部件的短缺,本田在中国的三家整车企业被迫完全停产。

探究本田停工门背后:核心技术遭封锁

目前,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都表示希望本田零部件公司尽快解决问题,恢复生产和供应。“如果零件的供应在短期内得不到解决,我们将不得不从其他渠道获得零件。”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陈斌波表示。所谓其他渠道,即从本田在日本或泰国的零部件工厂采购货物,将承担由此造成的所有损失。

探究本田停工门背后:核心技术遭封锁

“不平等”的原因

本田零部件工人的停工引发了一个广泛关注的话题:中国和日本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大。日本员工的月薪可高达5万元。此外,科长及以上级别的管理人员都是日本人。例如,部长们每月可以挣10万元以上。“支持者经常被派到日本。支持者吃住全包,每天补贴300多美元,相当于普通工人两个月的工资。"

探究本田停工门背后:核心技术遭封锁

外籍员工的收入远高于中国员工,这在汽车行业的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中早已司空见惯。针对这一现象,广汽本田在几年前发起了“人才自立”运动,努力培养和提高中方人员的能力和水平,逐步接管驻日人员的工作,减少驻日人员的数量。广本的行动得到了本田的支持,这也是降低成本和加强本地化的一项重要措施。

探究本田停工门背后:核心技术遭封锁

作为第一家在中国设厂的日本汽车公司,本田可以说是日本汽车公司本土化的先锋,不仅引进了大量的配套零部件企业,而且引领了行业内各种车型的本土化速度,是第一家支持合资企业在中国建立自己品牌的跨国汽车巨头。

探究本田停工门背后:核心技术遭封锁

“打造自己的品牌和推出本田车型完全是两码事。在引入生产时,我们主要做适应性改造,很难涉及核心技术;作为一个自主品牌,所有的研发工作都是由中日双方共同参与的。这是一个对双方完全开放的平台,不存在技术封锁的问题。”广本,一个深入参与概念品牌项目的人,告诉记者。

探究本田停工门背后:核心技术遭封锁

作为本地化的先驱,本田在本田零部件公司的做法相当保守:没有一个是科长以上的中国雇员。这背后隐藏着汽车行业更深层次的敏感问题:技术封锁。在汽车领域,变速箱是比发动机更核心的技术。到目前为止,国内有很多企业可以自行开发制造发动机,但是没有一家企业能够自行开发制造变速箱。

探究本田停工门背后:核心技术遭封锁

“这就是本田零部件公司选择独资企业的原因。即使本田能与我们分享一些汽车研发技术,我们也不可能获得更核心的变速箱技术。在这方面,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本地化问题。”光本说。

标题:探究本田停工门背后:核心技术遭封锁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7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