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33字,读完约3分钟
受金融危机影响,手表行业去年在欧洲、美国和日本等传统优势市场受到很大影响,但Tissot全球销售副总裁ulrich fischer博士并不担心去年4%的增长。
作为一个新兴市场,中国的潜力是他继续处于危险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正常年份,天梭在中国的销售额年增长率接近两位数,远远超过北美、欧洲和日本等传统市场,这些市场占天梭全球销售额的五分之一以上。
事实上,与天梭、梅花和市民一样,在中国售价约为2000至6000元人民币的中档手表已经成为中国手表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手表行业观察员宋志阳告诉记者,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和品味不断提高,对手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中国消费者对中高端手表需求的快速增长甚至超出了品牌所有者的预期。费Xi透露,天梭2007年和2008年在mainland China的销量远远高于预期,一些车型供不应求。
据知情人士透露,像天梭这样的中端手表品牌在各方面都有利可图。从瑞士批发到中国经销商的价格约为市场价格的65%,从经销商到零售商的价格约为市场价格的15%,其中天梭本身有15% ~ 20%的利润。
目前,中国大陆市场有200多个国产和进口手表品牌,包括欧米茄、雷达、浪琴、劳力士、天梭、都铎、梅花、英格丽、市民等60多个进口品牌。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即使是生产和销售最传统的瑞士手表的天梭,也没有安全感。
强化二三线城市的布局是费Xi在中国市场营销战略的重中之重。例如,虽然北京和上海是天梭门店数量最多、销量最大的城市,但南京和武汉的单店销量可能更多,因为这些城市的天梭门店数量较少,市场需求只能在这些单店释放。费Xi认为,中国二三线城市的销售增长潜力很大,希望能提前“抢占先机”。
尽管进口高端手表的竞争正如火如荼,但国产手表似乎很弱。据分析师称,中档手表已将40%的销售额集中在手表市场。除瑞士外,欧洲、美国、日本、韩国和香港的大多数手表制造商都位于中端。只有FIYTA、罗西尼、海鸥等国内手表制造商的部分产品进入了中间市场。
根据商务部的数据,目前中国手表产量已占全球市场的80%,出口总值约20亿美元,仅占全球市场的10%。在国内市场,虽然国产手表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但销售收入仅占市场销售额的30%,远远低于国外品牌在中国的销售额。
“虽然中国的手表产量居世界第一,但中国企业及其品牌的历史很短,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和影响力微乎其微。在中高端市场,国产品牌很难在短期内与进口手表竞争。”宋志阳分析道。
标题:外资竞逐中端手表市场 国产品牌集体失语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7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