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47字,读完约3分钟
从表面上看,久安医疗是天津的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在税收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然而,所谓的外方只是一家由刘一在海外注册的公司,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因此,无论他们如何进行资本流动,他们都无法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即他们利用假合资企业来骗取优惠政策。
不仅如此,它还是一家内部治理混乱的公司。公司和股东未能实现人员独立。管理团队中的关键职位,如首席财务官、首席工程师和行政人事经理,都由股东控制。这样的公司上市后如何运作才能保障中小股东的利益?
就业绩而言,虽然2009年利润同比也增长了25%,但这是在公司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20%的基础上实现的,而同期公司收入仅增长了12%。公司将应收账款的急剧增加解释为2009年底的大量集中订单。然而,公司的产品主要是出口。在收入小幅增长的情况下,以信用证结算为主的出口业务经历了如此大的应收账款增长,这不可避免地使我们怀疑其真实性。
合资幻觉
久安医疗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主要生产电子血压计和低频治疗仪。在过去的三年里,公司80%以上的销售额都是出口的。其客户主要是欧美市场的医疗电子产品经销商,欧姆龙等国际制造商是其直接竞争对手。
1995年,内资股东三和公司与外资股东通达公司共同成立了久安医疗。1999年底,新加坡富宇投资公司作为新的外国股东加入。2007年2月,一家名为heddington limited的外国公司通过股权转让成为该公司的最大股东,持有58.08%的股份。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被公认为中外合资企业。
然而,我们的检查结果显示,尽管赫丁顿有限公司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但其大股东是刘一,是久安医疗的另一大股东,也是三和公司的控股股东。注册时间是2006年8月,也就是说,刘一在海外注册后,立即返回中国收购了久安医疗的股权。
天津市南开区国家税务局表示,作为生产型外商投资企业,公司自2004年起享受“两年免税、三年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2007年,企业所得税税率仅为7.5%,2008年仅为12.5%。
因此,作为久安医疗两大股东的控股股东,刘一只是通过海外注册和收购保持了公司的“合资”地位,从而骗取了税收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
然后,我们怀疑,前外国投资者,在美国注册的通达公司,只是一个空空壳公司,被刘一用来掩人耳目,达到合资地位的目的。
经检查,通达公司成立于1994年11月,注册地为美国纽约州,股东中只有一名自然人股东陈元。从成立之日起,不难看出,通达公司在成立后立即回国投资久安医疗,这与刘一在海外注册赫丁顿有限公司后立即回国收购久安医疗的技术不谋而合。那么,通达公司也由刘一控制吗?而陈远只是一个幌子。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在上市前摆脱这种牵连,刘一在2008年12月底转让了其在赫丁顿有限公司的股份。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九安医疗:合资假 治理乱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7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