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38字,读完约3分钟
在4月份进入谈判高峰后,铁矿石谈判经常爆发的消息对中国钢铁企业来说似乎是个坏消息——在澳大利亚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和巴西淡水河谷(Vale)选择短期协议后,澳大利亚力拓集团(Rio Tinto)也宣布,它正与客户谈判,以通过铁矿石供应价格季度协议。换句话说,已经实行了40多年的“长协基准价格谈判机制”已经被打破。
“我是个悲观主义者。我对今年的谈判并不乐观。”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在接受《羊城晚报》采访时坦言:“不断增长的国内需求已经成为三大巨头讨价还价的筹码。”
季度价格可能上升多于下降
记者了解到,巴西淡水河谷(Vale)、澳大利亚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和力拓(Rio Tinto)提到的“新机制”是根据现货市场情况每三个月调整一次价格,而前几年全年的议价(即“长期议价”)已经不复存在。
显然,这一决定遭到了中国钢铁企业的强烈反对。“中国担心,一旦采用与现货市场挂钩的定价机制,铁矿石价格将大幅上涨,原材料采购成本将增加。”瑞士信贷的研究报告称,新机制将使铁矿石价格变化更加频繁,并可能加剧价格波动;为了稳定频繁的市场波动带来的成本控制风险,钢铁企业可能会寻求铁矿石期货和掉期交易(双方同意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相互交换一定资产的交易形式),这可能导致铁矿石期货和掉期合约的出现。
“看来恢复长协林是不可能的,”指出。尽管中国钢铁协会也发出了抵制三大巨头的强烈呼吁,以增强谈判的份量,但他表示自己“不乐观”,“铁矿石是不可再生的。”谁拥有这些资源,谁就有资格谈判。"
Fmg抓住机会“堵住了牙齿”
Fmg(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石出口商)去年成功进入中国市场并赚了一大笔钱,再次站在了风口浪尖上——“公司对中国出口的铁矿石价格将坚持独立自主,不会跟随三巨头的谈判价格。”这种“表示忠诚”的姿态自然会让中国钢铁企业感到舒适和惬意。然而,专家指出,fmg去年仅向中国供应了约4000万吨铁矿石,而整体进口量高达6亿吨,显然只有9牛一毛。
fmg公司总裁安德鲁在博鳌论坛上强调,fmg在中国拥有50多家钢铁企业客户,成为中国第四大海外铁矿石供应商。“fmg将在一年内达到5500万吨的生产能力,并进一步达到9500万吨。这些扩建项目将全部用自有资金建设,90%的铁矿石将供应给中国市场。”安德鲁说。
-小环节:铁矿石进口同比大幅增长
中国的铁矿石进口仍在大幅增长,同时还叫嚣我们无法承受这种增长。根据海关总署4月10日的数据,2010年3月,中国进口了5901万吨铁矿石,进口额为59亿美元。1-3月,中国共进口铁矿石1.5503亿吨,同比增长18.0%,进口金额149.3亿美元,同比增长42.4%。
目前,铁矿石现货价格已升至175美元/吨,近几周铁矿石现货价格每周上涨2-3美元/吨。据报道,进入4月份后,一些贸易商已暂停进口铁矿石,因为现货市场价格太高。然而,目前国内交易形势并没有明显减弱。
相关主题:
2010年铁矿石谈判
标题:三大矿山联手埋葬“长协价” 中国钢企谈判不乐观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7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