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7字,读完约3分钟
在国际金融海啸的巨大冲击下,浙江省宁波市的许多民营外贸企业,全力以赴应对风浪,依然顽强地站了起来。如今,海面逐渐变平,许多民营外贸企业也逐渐恢复了正常经营。然而,行业的“毒瘤”依然存在,这已成为宁波民营外贸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做大做强的“拦路虎”。
在今年2月初举行的第十三届宁波CPPCC第四次会议上,宁波市工商联再次提交了《关于加强商业秘密司法保护的建议》,呼吁社会各界充分认识侵犯商业秘密的危害性,共同努力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如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
侵权之风盛行
2000年,宁波进出口有限公司招聘了一名出口业务员于。于因其出色的表现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被公司重用。2003年,他被任命为外贸业务经理,负责采购商品等事宜。
谁知,余开始向供货商赖索要回扣。赖七次将超过11万元的回扣存入俞敏洪妻子的银行账户,以获得俞敏洪在生意上的“关照”。
2004年底,于晋升为出口经理,负责联系新老客户,进行业务洽谈。2005年,公司与他签署了保密协议。但自那以后,于以妻子的名义在香港注册了一家贸易公司,并利用商业秘密和客户信息、产品价格等职位便利,将自己的外贸公司介绍给原公司的三位外国客户,并将部分业务转到自己的公司。截至2007年4月,该公司与三家外国公司的总业务量已超过2000万元,给木森公司造成了近85万元的经济损失。虽然事件发生后余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但公司的损失无法挽回。
根据宁波民营外贸企业商会的说法,类似的例子有很多,但侵权的程度是不同的。该商会对宁波4999家外贸企业中的400家大中型企业进行了调查,其中100%的企业侵犯了商业秘密,三分之一的企业经济损失超过50万元。调查还显示,当员工换工作时,80%的商业秘密会被带走。这些跳槽者大多是企业的业务骨干和企业核心机密的掌握者,他们对企业内部情况了如指掌。
“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并不是最可怕的。最令人担心的是客户数据被盗,因为它关系到企业的生存。”谈到侵犯商业秘密,宁波市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商会名誉会长、宁波中红梅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尤为激动和无奈。宁波中工美是一家专业出口工艺礼品和装饰品的外贸企业,年出口量居国内同行之首。付说,他经营一家企业已有10多年,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威胁:泄露产品设计、流失内部员工、拷贝公司所有的电脑数据。
“飞订单、挖客户等侵犯商业秘密的现象十分普遍,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民营外贸企业做大做强和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毒瘤”。然而,由于惩罚和威慑手段不足,许多经营者感到困惑和无助。”宁波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商会会长陈微明说。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商业秘密屡遭侵犯 宁波外贸民企遭遇“拦路虎”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7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