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09字,读完约4分钟
经常去欧美国家的人都知道,在西方购物中心,同一品牌的衣服、鞋子、帽子和笔记本电脑比中国的便宜得多。这种价格差异中有一个所谓的“品牌力量”因素: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中国制造”的过程只能赚取微薄的利润;美国人赚的是品牌利润,自然他们可以给美国消费者更多的利润。(4月14日《经济信息日报》)
这是一位常驻美国的中国记者的感叹。近年来,廉价而丰富的中国产品宠坏了外国消费者。然而,源源不断的廉价中国产品涌入国际市场,有时它们的售价低于国内市场。中国人的收入比美国人高吗?答案是否定的。根据2009年的统计,美国当年的人均收入是37,600美元(世界排名第四),而中国只有1,100美元(世界排名第109)。
这造成了很大的反差。有钱的美国人卖便宜的中国商品,而没钱的中国人卖昂贵的中国商品。有些人不禁感叹,作为“世界工厂”,中国消费者似乎没有“得水先得月”。无论如何,一种中国商品穿越海洋到达美国的跨境流通成本并不比中国国内流通成本低多少。根据常识,提高价格是合理的。中美之间的这种“价格倒置”相当令人费解。
不久前,一位去美国进行学术交流的中国经济人士发现,中国消费者为美国经济恢复繁荣做出了“贡献”。他曾经在洛杉矶遇到一群中国游客,购物的量可以说是疯狂的。几乎每个从中国来的人都会买两个以上的盒子,因为他们必须包装他们所买的商品。他们在挑选商品时感到惊讶:“中国商品怎么会比国内商品便宜这么多?”
这位学者在博客中写道,我能听到这些中国消费者心中的不平衡。对于那些没有机会用公款出国或没有力量自费旅游的普通中国人来说,当他们知道这个事实时,他们可能会更加不平衡:他们只能无助地接受中国价格的现实。尽管中国人的收入在不断增长,但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却远低于美国和英国等西方富裕国家。它怎么能承受比伦敦和洛杉矶更高的价格呢?
为什么中国产品不能在中国市场销售?为什么在国内市场不能卖得更便宜?赚美元就是赚钱,但是赚人民币不是赚钱?根据市场消息,一方面,这是国家鼓励出口的政策,另一方面,出口产品可以得到10%以上的出口退税。因此,许多企业或贸易商宁愿做利润很小的出口业务,也不愿接受利润很大的国内贸易业务。因为每个人都从事对外贸易,他们互相竞争,互相讨价还价,这使得中国的出口越来越便宜。
欧美国家在受益的同时仍然说真话,一方面,他们的消费者销售廉价的中国商品,另一方面,他们不断指责中国倾销,并经常对中国商品进行“双反”(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然而,这给过度依赖低成本出口竞争的中国企业敲响了警钟。“中国制造”几乎成了国外低质量、低价格甚至假冒伪劣产品的代名词,微薄的利润不得不被接连不断的关税壁垒剥夺。
当然,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中国企业急于出口的原因在于低价竞争,但仍有难以言表的困难。业内人士发现了一个秘密,那就是国内销售的流通成本太高。除了交通费用,还有高昂的入场费和商店租金。例如,进入超市销售,每种商品必须支付超过10万元的入场费,一定比例的利润和回扣应该从营业额中扣除。其他环节乱收费、乱征税的现象也很严重,最终的结果自然是成本转嫁到国内消费者身上。
“中国制造”在中国的价格高于在外国的价格,所以我们应该从制度的角度去寻找。例如,商品流通渠道不畅和缺乏交易信用使国内制造商想出口更多的商品,因为这毕竟可以确保货币和商品得到清算;此外,许多国内行业可能存在一些垄断和巨额利润,这自然会使利润最大化。在我们努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刻,这种悖论会导致中国消费力外流,成为扩大内需的障碍吗?
中国人买“中国制造”比买国外要贵,这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和爱国热情。如果你继续这样做,你想怎样爱国?你为什么不羡慕美国或欧洲国家?这种经济不公平最终不可避免地会变成一种不满。难道我们的政府没有意识到吗?政府部门应该尽快改变这种现象,让人们尽快享受到中国制造业带来的好处,让人们为中国人的生活感到自豪。
标题:买中国制造比国外贵伤害国人感情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7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