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62字,读完约2分钟
日前,记者发现,云南洱海正在遭受破坏性开发,高档别墅遍地开花,日益成为富人的后花园。销售人员表示,洱海边的海景别墅每套售价在200万至500万元之间。公众表示,开发公司正在逐步掩埋美丽的情人湖,建设中国唯一的高原淡水湖游艇俱乐部。(中国青年报,4月13日)
不仅美丽的情人湖正在消失,华侨城集团也将在武汉“填东湖建酒店”。据有关报道,北京的象山、华山、庐山、泰山、白云山等大部分景区都已建成了许多高档别墅项目。
景点显然是不可再生的国家资源。正是因为这种资源稀缺,才被一些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大肆掠夺,然后卖给富人牟取暴利。可以说,景区别墅是一部政府与企业合谋导演的毁灭性“灾难片”,它不仅破坏了公共景区,也损害了地方政府的公信力。景区内的每一栋别墅都在分裂社会正义。
我认为,公共景区的开发和破坏源于四个方面:主管部门监管不力、地方权力异化、商人贪婪和富人道德缺失。可以说,我们有《风景名胜区条例》、《别墅禁令》等政策法规,也有建设、国土、林业等部门的监管。公共景区的破坏性开发不应发生。然而,无数的事实表明,监督似乎是徒劳的,规章制度已成为一种展示。
媒体曝光了大量的景区别墅,但被调查的却很少。在我的印象中,似乎只有庐山风景名胜区的“豪宅案”得到了严肃处理:别墅被拆除,土地被归还,人员被追究责任。虽然其他景区的别墅遭到了舆论的谴责,但它们仍然像匕首一样插在景区里。我认为,景区别墅大多是地方政府串通的“杰作”,不能由地方政府监管,应该由国家有关部门负责。
公共景区遭受了破坏性的发展,地方政府显然是驱动力和后盾。地方政府这样做的原因在于权力的异化,它不仅不为公众保护景区,而且将景区视为“唐僧肉”。我认为这里有两个观察角度:第一,风景别墅是土地金融的升级版。许多地方政府不再满足于通过“土地王”赚钱,风景地正成为地方政府的另一个盈利目标。第二,一些风景别墅是官方别墅。许多被媒体曝光的官员都在景区拥有别墅。
在处理云南洱海别墅项目时,相关部门应该拿出勇气,查处庐山风景区的“豪宅案”,让开发商的暴利梦想破灭,让当地政府相关责任人为破坏景区付出代价,让富人的豪宅梦在公共景区难以实现。值得注意的是,景区内的别墅正在不断升级,这原本只是破坏了绿色环境,现在却通过填平湖泊破坏了水环境,还有什么明天会被破坏,让人不敢去想。
标题:公共景区不是富人后花园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7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