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49字,读完约3分钟

被称为“Mainland China科达第一案”的“香港银行受害者联盟”领导人赖建平就此侵权案起诉了ABN安盛,这增加了变数。 2010年1月底,赖建平接到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通知,诉ABN安盛侵权。然而,原定于4月1日举行的庭审因“程序问题”被无限期推迟。 就在这一天,ABN阿姆鲁宣布,它已经正式完成了从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的合法剥离,目前由荷兰政府和富通银行共同控制,并计划在今年下半年进行合并。合并后的银行被称为“ABN美洲银行”,在合并和拆分后,前ABN美洲银行可能会逐渐淡出mainland China。这给原来的情况增加了更复杂的因素。 ABN Amro中国退回了发出的起诉书。赖建平说,他做了两个准备,一个是同ABN达成和解,一个是同它打一场“持久战”。 Koda Event Relay Koda的全名是knockoutdiscountaccumulator,也称为累加器,翻译为“累积股票期权”,俗称“贴现股票”,是一种以合约形式买卖资产的金融衍生工具,其设计极其复杂,因此被称为“收益有限、风险无限的金融鸦片”。 在过去两年左右的时间里,一批内地投资者遭受了巨大损失,因为他们从香港的几家外资银行购买了柯达产品。据赖建平估计,人均损失超过2000万元。 赖建平不幸成为其中一员。2007年7月,经熟人介绍,北京创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赖建平会见了Amro香港(以下简称Amro香港)投资顾问张。在张的游说和促销活动中,赖建平和美乐香港先后签订了多份柯达及其他结构性产品的投资合同。回顾在科达一年的投资,赖建平发现巨额亏损的原因是ABN Amro香港设置的“金融陷阱”,投资过程中存在欺诈甚至更严重的违规行为。 “这根本不是投资失误,而是欺诈!”赖建平指责说,“投资顾问根本没有告诉这类交易的风险,甚至连投资规则都没有出台。更严重的是,我的大部分损失都是在合同提前终止后,ABN港Amro任意处置我的合法财产造成的,我一个子儿也没欠银行。” 赖建平指出,在2008年6月至9月的4个月中,ABN安盛柯达公司6次未能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将股份交付给赖建平,构成违约。 因此,赖建平根据合同规定于2008年9月10日向ABN港Amro提交了提前终止通知。但在提前解约通知依法生效后,ABN港Amro坚持在当年9月18日强行送股,并于当年10月中旬和10月下旬两次将赖建平账户中的股份卖出,并自行收取收益。正是这一系列的操作最终让赖建平遭受了惨重的损失。 根据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规定,在销售金融产品时,必须充分披露投资产品的性质和相关风险,并确保产品适合相关投资者。 赖建平认为,ABN港Amro的行为构成对其合法财产权益的侵犯。由于ABN美乐香港是一家非法人分支机构,赖建平将被告锁定在其母公司ABN美乐有限公司。 赖建平发起了“折价股票受害者联盟”,并自愿成为大陆“受害者”的领导者。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佛山、Xi、天津和内蒙古大约有30名受害者。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标题:拆分重组荷兰银行或淡出中国内地 KODA案变数陡生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7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