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25字,读完约5分钟

“美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和澳大利亚没有大规模采矿的原因是因为我国的采矿成本低。如此低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被我们较低的人力和环境保护成本所取代。”

形势逼稀土产业升级 低人力及高环保成本遭质疑

3月27日,北京大学化学与稀土材料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严纯华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一旦中国的采矿、采矿和冶金符合美国和欧洲目前的环境保护标准,我们将花费与其他国家一样多的钱。随着中国整个工业的发展,劳动力成本不一定能与印度相比。”

形势逼稀土产业升级 低人力及高环保成本遭质疑

“那么,我们的优势在哪里?”严纯华问道。

重启国外稀土生产

长期以来,中国生产了世界市场上90%以上的稀土。自去年以来,许多外国地区已经重启稀土生产。

据业内人士称,日本已计划在越南和其他地方生产稀土。美国政府责任办公室、国防部和能源部都启动了相关研究,希望重启稀土生产,恢复稀土供应链。

形势逼稀土产业升级 低人力及高环保成本遭质疑

加拿大阿瓦隆稀有金属有限公司在加拿大托尔湖拥有一家1.2公里长的公司?0.2公里的稀土矿储备面积“大约相当于紫禁城的大小。”该公司的营销经理皮埃尔·尼比在4月23日的国际稀土峰会上说。

形势逼稀土产业升级 低人力及高环保成本遭质疑

皮埃尔介绍说,这个地区20%-30%的矿物是重稀土。阿瓦隆公司在过去的2-3年中一直在进行钻井勘探,并于今年开始进行相关测试和环境评估。

在严纯华看来,外国不一定需要全面生产。只要他们生产一小部分,他们就可能找到稳定价格的支点。“比如,你的矿很多。如果你卖的很贵,我只需要一吨。你得卖一吨。如果供过于求,你就必须降低价格。”

形势逼稀土产业升级 低人力及高环保成本遭质疑

新的环境标准将淘汰落后企业

杭州大明荧光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唐说,他活到了60多岁,现在感觉到了环境危机。

他的公司和五矿在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投入生产的新磷厂位于东江源头。在陇南工作期间,他喜欢经常出去散步。离他的工厂大约三公里远,有一片贫瘠的土地,只有长长的草,没有庄稼。当地农民告诉他,这是十多年前稀土开采造成的。

形势逼稀土产业升级 低人力及高环保成本遭质疑

"庄稼不能种,稻子不能种,不香,蔬菜不能种,都是苦的."唐对说道。当地农民甚至不能种植水稻,他们仍然住在泥房里。

他担心他看到的只是采矿造成的地表破坏。“如果废水渗入地下,我该怎么办?不要说我们这一代人,一百年后,甚至一千年后,仍然会对后代产生影响。”

形势逼稀土产业升级 低人力及高环保成本遭质疑

目前,赣州市的矿山管理更加合理。据了解,这种乱采滥挖的现象已经蔓延到与赣南接壤的广东。

在广东省韶关市和河源市,相关消息来源称,数百家非法稀土分离厂刚刚在3月和4月被关闭。业内人士指出,如果河源的环境遭到破坏,将直接影响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的饮用水安全。

形势逼稀土产业升级 低人力及高环保成本遭质疑

严纯华认为,在稀土分离中,污染因素来自几个方面:第一,氟,包括氟化物沉淀、固体和含氟气体;第二,酸性气体,以及水排放物中所含的金属或离子,等等。

形势逼稀土产业升级 低人力及高环保成本遭质疑

“应该承认,有些企业为了追求生产效率,采用各种变相的方法降低环境保护标准,例如用水稀释或埋渣。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将不可避免地造成污染。”严纯华说。

形势逼稀土产业升级 低人力及高环保成本遭质疑

环境保护部发布的新的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将于今年发布。"所有的研究机构都在积极努力推动这一标准的制定."他说,新的环境保护标准将对企业的环境保护实行一票否决。

形势逼稀土产业升级 低人力及高环保成本遭质疑

"目前,大多数企业很难达到这个新标准."他说,这将客观上淘汰一些老生产企业。

北京大学稀土材料化学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五矿稀土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廖春生表示,在这种背景下,企业需要提高分离和清洁生产的技术水平。

形势逼稀土产业升级 低人力及高环保成本遭质疑

资源保护推动产业升级

“中国生产的节能灯占全球的80%,中国生产的节能灯有80%销往海外,这为全球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唐玄隐说,中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根据他的观点,会议厅里14-18瓦的节能灯的光效相当于100瓦的钨丝灯。他告诉记者,中国去年生产了30亿只节能灯,但没有为中国的节能减排做出应有的贡献。

形势逼稀土产业升级 低人力及高环保成本遭质疑

同时,在4月23日的国际稀土峰会上,商务部国际贸易与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重申,中国将在遵守世贸组织规则的前提下实施稀土资源保护性开发。

形势逼稀土产业升级 低人力及高环保成本遭质疑

据业内人士称,事实上,在保护性开采和一些地方采购和储存系统被推开后,下游企业将会遇到一个困难,即不再那么容易获得资源,他们不是分离产品,而是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后再次支付,但他们需要快速支付账款。

形势逼稀土产业升级 低人力及高环保成本遭质疑

天津天河磁性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亚觉得这个问题“相当棘手”。

她在4月23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磁性材料生产企业向上游稀土采选企业付款时,通常是全额付款,而下游申请企业对磁性材料生产企业的永磁行业通常有60天或90天的付款期。

形势逼稀土产业升级 低人力及高环保成本遭质疑

唐说,这就要求企业思考如何在正确的地方使用有限的材料,即如何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

相比之下,发展深加工和应用产业比简单的采矿和分离更能节约稀土资源;节能节材的生产工艺比落后的生产工艺更能节约稀土资源。

从节能灯生产的角度来看,唐说,提高灯具的使用寿命是必然的。他告诉记者,在广东,一些工厂生产的节能灯寿命只有几百个小时。

“一盏灯会在2000小时、3000小时甚至500小时内熄灭。这样一来,荧光粉就浪费了,灯也浪费了,电池原材料也浪费了。”他说,从整个社会效益来看,这种灯不仅不节能,而且浪费稀土等资源。

形势逼稀土产业升级 低人力及高环保成本遭质疑

他认为政府和市场都应该支持真正节能节材的企业和产品,回收灯具中的稀土发光材料。

这些都有赖于稀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记者欧阳燕琴谢广飞)

标题:形势逼稀土产业升级 低人力及高环保成本遭质疑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8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