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94字,读完约5分钟
iptv业务一再被叫停,这是利益部门垄断思想的表现
年初广西停播后,iptv事件再次升级。Iptv这次可能会在全国范围内被禁止,这在业内引起了轩然大波。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近日发布“41号文件”,要求对未经广电总局批准擅自开展知识产权电视业务的地区,按照《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条例》等法规进行查处,并限期取缔非法知识产权电视业务。分析人士认为,iptv作为三网融合的一种积极尝试,正在一些领域逐渐形成规模,代表着业务融合的发展趋势。广电部门的做法明显违背了三网融合文件的精神,不利于三网融合的加速。
阻断iptv给三网融合泼了冷水
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从2010年到2012年,重点推进广播电视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推广融合业务应用。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指出,要按照尊重国家利益、尊重人民利益、尊重科学规律的要求,大力推进广播电视双向准入。据专家分析,三网融合的实质是广播和电信服务的双向进入。
三网融合并不意味着网络的物理融合,也不是一个网络取代另一个网络,而是服务的相互渗透,打破各方的局面。知名专家周认为,三网融合并不意味着电信、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络(目前用于传输语音、数据和视频信号)最终会融合成一个物理网络。三网融合的本质是业务融合,即语音、数据和视频服务可以在同一个网络上同时进行。
国家希望实现三网融合,但广电封锁网络电视的行为与此相反。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网络电视作为典型的三网融合服务,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并在一些领域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据了解,截至2009年底,中国电信iptv用户(报价、信息和评论)已超过362万,中国联通IPTV用户(600050)为50万。三网融合十年来一直处于实施的关键时期,现在却被泼了一盆冷水。这种利国利民的政策怎么能真正落到实处呢?
这三个网络的整合似乎是广播和电视的事情
根据国务院部署,今年要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然而,盘点之后,广电行业将停止iptv,这使得iptv面临生死考验。据报道,除了两个省和十二个城市(云南,江苏,上海,哈尔滨,大连等。)之前已经获得iptv落地资格,其他地区的iptv服务将被当地广电部门视为非法。双向业务进入可能成为纸上谈兵,而三网融合似乎只是广播和电视的事情。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在回答关于推进三网融合的问题时表示:“近年来,一些城市的广播电视和电信企业率先进行了网络电视、iptv、移动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有线电视网络接入等试点。它受到了人民的欢迎,产生了积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促进了三网融合的更大规模和更高水平。”可见,各地开展的iptv试点也得到高层管理人员的肯定。
如果iptv的发展受到限制,电信行业在三网融合中能做些什么?相比之下,广播业在电信领域取得了更大的进步。根据相关文件规定,有资质的广播电视企业可以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基础电信业务、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互联网接入业务、互联网数据传输增值业务、国内ip电话业务。
Iptv业务屡禁不止,这是部门利益的结果,也是垄断思想的体现。中国广电互联网首席执行官曾慧明表示,这是广电的自我保护反应,因为电信运营商的iptv影响了广电的根基。葛华友先(600037),据相关人士透露,这一次广电总局是认真的,iptv业务实际上已经影响了广电运营商互动高清电视用户的发展。
需要尽快打破垄断思维
三网融合正面临垄断思维的挑战,而数字电视无疑是过去的一个教训。一些媒体评论说,在地方推广数字电视更像是行政命令的强制计划,而不是用户的自由选择,这不符合市场要求,导致人民负担增加。在许多地方,数字电视已经成为垄断企业获取巨额利润的工具。目前,广播电视仍处于传统的垄断概念,市场监管者是垄断巨头,这就是竞争的混乱。
事实上,“国家鼓励广播电视企业和电信企业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中央有关领导在考察上海iptv业务时指出,青岛是发展数字电视的典范,上海的ip电视也是典范,都应该向全国推广。Iptv、数字电视等多种形式并存,有利于丰富消费者的选择,推动三网融合的发展进程。
三网融合是技术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必然选择。因此,推广三网融合应以打破垄断思维为突破口,引入竞争,理顺行业管理秩序,提高业务服务质量,服务民生,让人民真正受益。吉林大学教授王表示,要打破垄断,引入市场竞争,必须打破旧体制的坚冰,修改和颁布相应的法律势在必行。
标题:广电封堵IPTV与国家意愿背道而驰 业界吁打破垄断思维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8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