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24字,读完约3分钟

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到2008年底,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一期工程的四个项目全部完成,储存任务基本完成。此后,中国的国家石油储备从零开始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石油安全得到了初步保证。

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一期工程收储任务完成

石油是现代经济和社会不可缺少的能源和原材料。石油的稳定供应关系到经济社会和国家安全的持续健康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为了确保稳定的石油供应并防止石油供应中断,主要在经合组织国家建立了国际能源机构,并开始建立石油储备。

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一期工程收储任务完成

目前,国际能源机构成员国拥有约5.7亿吨石油储备。其中,美国政府的石油储量约为9400万吨,日本约为4000万吨,德国约为2600万吨,分别相当于该国56天、92天和76天的净石油进口量。2006年之前,中国政府的石油储备,尤其是原油储备,基本上都是空产的。

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一期工程收储任务完成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石油消费量不断增加,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加。2008年,中国原油产量为1.89亿吨,石油消费量约为3.86亿吨,净进口量为1.97亿吨,对外依存度超过50%。未来,由于资源约束,中国对国外石油的依赖将进一步增加,石油安全供应形势不容乐观,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迫在眉睫。

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一期工程收储任务完成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特别是国际石油市场,为防范石油供应中断风险,保障国家石油安全,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判断,作出了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的战略决策:

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一期工程收储任务完成

2001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指出:“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一期工程收储任务完成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增强石油战略储备能力”。

2006年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扩大和建设新的国家石油储备基地”。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按照“安全、可靠、经济、高效、快速反应、广泛应急”的原则,有关部门决定先在镇海、舟山、黄岛、大连建设4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尽快解决是否存在问题。

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一期工程收储任务完成

2004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了国家石油储备一期工程开工会,启动了国家石油储备的建设。2004年3月28日,镇海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奠基,标志着中国第一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正式开工建设。

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一期工程收储任务完成

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一期工程总规模为1640万立方米,由10万立方米的大型钢制储罐组成,可储存约1200万吨原油。2006年9月,镇海基地建成并进入试运行阶段,成为第一个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国家石油储备基地。2007年12月、2008年11月和12月,黄岛基地、大连基地和舟山基地相继建成投产。

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一期工程收储任务完成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石油储备中长期规划》,2020年前,中国将陆续建设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二期和三期,形成相当于100天净进口石油的总储备规模,进一步增强应对石油中断风险的能力,为保障石油供应安全、稳定石油市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发挥积极作用。

标题: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一期工程收储任务完成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6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