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28字,读完约3分钟

2009年,低碳无疑是利用率最高的术语之一。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布,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减少40%-45%;

2009年的最后一周,上海世博会中心宣布竣工。这座建筑的定义不是壮观、现代等词,而是代表了“低碳”、节能、绿色和可持续的特征。1兆瓦屋顶光伏电站和冰蓄冷、储水、雨水收集等低碳技术,使总面积为142,000平方米的该建筑每年节约2160吨标准煤和160,000吨水,分别相当于10,000户家庭用电量和1000户家庭用水总量;

低碳建筑 高调出发

2009年的最后一天,位于北京中央商务区的一栋建筑向调查者展示了“高价格、低碳”的竞争优势。据统计,其低碳技术包括节能、节水、减少环境影响、可再生能源利用等诸多方面。除了使用环保耐用材料、光伏发电等多种技术外,其低碳卖点还包括公寓设计中的通风和照明、园林树种的选择和搭配、灯具的选择和布局等细节。

低碳建筑 高调出发

低碳发展正在蓬勃发展。低碳建筑应该带头。

a

建筑物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一半

——低碳建筑任重道远

我们之所以选择建筑业作为“低碳发展”系列报道的起点,是因为建筑业和建筑本身都是能源消耗和排放的大户,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建筑物占近50%;发达国家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例为30%-40%,而中国的比例较低,约为28%。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这一比例将会增加。

低碳建筑 高调出发

因此,可以推断,到2020年,仁中低碳建筑要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40%-45%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建筑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特殊阶段,目前建筑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泥和钢材的年消费量分别占世界的42%和35%。中国住房总面积已超过400亿平方米,未来每年新增建筑面积将达到16-20亿平方米,到2020年新增建筑面积将超过200亿平方米。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正逐步从“衣、食”向“住、行”升级,生活从生存型向舒适型转变。对建筑面积、室内环境舒适度等居住条件的要求逐渐提高,导致建筑能耗持续刚性上升,并将成为未来20年能源消耗和排放的主要增长点。在此背景下,如果新建建筑遵循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的标准,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不仅有助于解决中国自身发展中的碳排放瓶颈问题,也将为缓解世界环境压力做出巨大贡献。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低碳建筑 高调出发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6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