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39字,读完约4分钟
继品牌之后,大发再次切断了与中国市场的资金联系。丰田旗下的日本第二大汽车巨头最近宣布,将把其在一汽大发(吉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全部股份出售给一汽吉林,但没有透露交易涉及的具体金额。
该公司是由大发和一汽吉林于2006年4月以50%: 50%的股权比例成立的车身零部件制造公司。它也是大发在中国的唯一一家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2870万美元,生产Xenia车型的车身。
据知情人士透露,自去年7月大发宣布从中国市场撤出其品牌后,双方就开始就合资企业能否生存进行谈判。这一退出也意味着大发和一汽吉林已经完全分离,将完全退出中国市场。
“但是,在技术许可到期之前,大发将继续履行协议,与一汽吉林分享发动机和变速箱生产的相关技术。”知情人士说。
与此同时,大发中国办公室的员工开始流失,一些核心骨干也找到了另一条出路。记者致电大发北京办公室,但办公室公关事务负责人已经离开,对方以主任不在为由拒绝了记者的所有提问。
显然,离开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是不可逆转的命运。2008年,带有大发品牌标志的森永真由美汽车年销量只有5000辆,但自去年7月一汽品牌标志更换以来,森永真由美仅在3个月内就售出了4000辆。
据大发内部人士透露,大发品牌在中国几乎没有影响力,因此当森永真由美车型悬挂大发品牌标识时,大发并没有像其他外国品牌那样向合作伙伴收取“品牌使用费”。
此前,大发汽车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森永真由美模式从大发品牌改为一汽品牌,是为了充分发挥一汽的品牌优势和综合实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运营效率。然而,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这实际上是大发在这种合作关系中地位下降的表现。
大发在中国的彻底失败也令人遗憾。25年前,天津汽车通过与大发的技术合作,生产了风靡全国的李霞。早在2005年,李霞在中国市场的数量就超过了100万,但大发的“贡献”却鲜为人知。
2003年,第一次尝到中国市场甜头的大发开始与一汽华利合作,生产首款在中国悬挂大发标志的城市多用途车“大路特瑞”。然而,这次试水失败是因为每月平均销量约为200辆,而达路特瑞在2006年被迫停产。
2007年6月,在与一汽吉林的技术合作下,大发再次宣布重返中国市场,并推出了带有大发品牌标志的新车森永真由美。这一次,大发表现出了信心,不仅承诺将越来越多的先进车型引入中国,还提出了“2010年市场份额达到3%的目标”。
然而,大发没有交付任何一个。由于品牌影响力较弱,大发在与中国的合资合作关系中日益边缘化,加上营销策略上的失误,“森永真由美”再次追随“大路特瑞”的脚步,平均月销量只有400多辆。大发再次试水,中国市场仍以失败告终。
事实上,大发在中国的彻底失败与其缺乏独立的销售渠道以及未能实现与合作伙伴在汽车生产和销售领域的合资有关。
从“大路特瑞”到“森永真由美”,大发车型的销售始终由他人担保。前者借用一汽丰田的销售渠道,后者借用一汽吉林佳宝的销售网络。虽然这是一条捷径,可以尽快用最少的投资在中国实现生产和销售,但对大发品牌来说却是致命的。
然而,业内人士认为,大发仍有机会重新进入中国市场。作为大发的控股股东,丰田持有其51.2%的股份。对大发来说,一个重要的机遇是,经历了2009年低谷的丰田汽车(Toyota Motor)已经开始重新评估中国的市场战略和产品战略,其未来战略将进一步向小型车倾斜,擅长小型车的大发很可能成为其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在中国市场屡遭失败的大发来说,这或许是最好的出路。
标题:日本第二大小车巨头大发完败中国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6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