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26字,读完约3分钟

在山西煤炭改革中“受伤”的浙江商人再次翻脸。近日,《浙商资本投资促进会会员公开信及浙商全球投资警示》(以下简称《公开信》)在杭州发布。“公开信”列出了“2010浙商投资(中国)最佳城市”候选名单,并提名了“2010浙商投资预警区”。山西和迪拜是已经进入风险预警“黑名单”的地区。

浙商给地方政府颁“黑榜”说明了什么

“公开信”将两地列入“黑名单”的解释是,在山西煤炭改革中,政府指定了交易对象、交易价格、交易时间和交易方式,剥夺了企业正常的经营决策权,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政策风险。迪拜危机是一种市场风险。

浙商给地方政府颁“黑榜”说明了什么

在市场经济中,对于任何投资,投资者都必须估计各种可能的风险。浙商今天成功的关键在于对正常投资风险的理性认识和正确把握。与山西煤炭改革相比,迪拜的市场风险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抱怨,更多的是由于浙商对不可预测的市场风险的心理预期。然而,山西煤炭改革是不同的,这引起了许多争议。根本原因是风险制造者不是市场,而是地方政府。

浙商给地方政府颁“黑榜”说明了什么

需要明确的是,逐步减少小煤矿数量,压缩小煤矿产能,打造高效先进的大型煤炭企业,充分发挥煤炭资源的规模优势,无疑是山西煤炭改革的正确方向,也是未来中国煤炭资源整合的总体趋势。山西省省长王军曾公开表示,煤炭整合是“政府协调引导和市场作用发挥的结合”。问题是,政府在这一整合中是否发挥了过度的协调作用,是否已经接管?

浙商给地方政府颁“黑榜”说明了什么

在山西煤炭改革方案中,补偿方案是引起浙商批评的最大原因。据公布的估计,浙商在山西有数百个矿区,投资约500亿元。根据目前的赔偿方案,浙商将损失数百亿元。目前,大多数浙商已经移交了矿产,但他们大多难以接受补偿协议。如果按照市场机制,双方之间的谈判是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那么政府的作用就是制定规则来保证谈判的公平性,而不是参与谈判,更不用说用公共权力来影响谈判的结果。然而,在山西的煤炭改革计划中,浙商认为,地方政府“将原来的合同和审批视为废纸,忽视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这一煤炭改革政策明显违反了现行国家法律,与市场经济中公平自愿契约的原则相冲突,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浙商给地方政府颁“黑榜”说明了什么

经过30年的市场意识培养,我们不需要再详细阐述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但是裁判和运动员的角色定位可以解释一切。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政府的手仍然出现在错误的地方。我们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地方政府缺乏更多的监督和制约权力,导致公共权力的滥用。

浙商给地方政府颁“黑榜”说明了什么

浙商虽然将地方政府评为非政府组织,其公信力是可以讨论的,但其积极意义在于政府权力受到市场力量的监督。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投资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与地方国内生产总值相关的外资金额。浙商的公开信最后说:“我们不能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这对于任何仍将gdp作为绩效评估主要指标的地方政府来说都是一个警告。

浙商给地方政府颁“黑榜”说明了什么

限制政府公共权力的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中国有相当多的资源是由市场配置的,政府体制应该进行调整和改革以适应市场化进程。如果政府的经济实力太强,就会给下一次改革制造障碍。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需要对政府进行更多的评级,以限制公共权力出现的地方。

标题:浙商给地方政府颁“黑榜”说明了什么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6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