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24字,读完约2分钟
业内公认的“盖房子不如卖房赚钱”的理论,正支撑着号称中国最大的建筑企业集团——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筑”)的“转型”。
作为2009年最大的a股首次公开募股,中国建设(601668)筹集了501亿元来扩大其主要业务。然而,半年后的1月6日,中国建设宣布改变68.46亿元资金的用途,转而投资新的房地产项目,并补充公司的营运资金。
"房地产利润高于其他项目,否则我们不会调整."对于这种突然的调整,中国建设部秘书长孟庆余表示。
削减一半ipo基础设施投资
1月6日,中国建设宣布,截至2009年7月27日,已全部收到492.2亿元人民币的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
然而,在收到资金后,这笔巨款的用途被悄悄地改变了。中国建设宣布将终止对包括山东龙岩铁路项目在内的三个项目的投资,并减少对其他项目的投资。剩余的68.46亿元募集资金拟用于投资5亿元的唐山滨海大道基础设施项目、15亿元的Xi开元一号房地产开发项目和48.46亿元的公司营运资金补充。
记者发现,山东龙岩铁路项目等三个终止投资项目均为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募集资金55.5亿元,占ipo资金总额的十分之一。然而,在资金转移后,首次公开发行项目资金的使用和比例进行了调整。
在中国建设招股说明书中,中国建设列出了405亿元的六大用途,其中基础设施投资项目104亿元,普通住宅房地产开发项目80亿元,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三。
由于上述三项基础设施投资减少55.5亿元,投资增加5亿元,在此次调整中,基础设施投资减少50.5亿元,普通住宅房地产开发项目增加15亿元,流动资金增加48.46亿元。
因此,调整后,公司的流动资金在ipo资金中为108.46亿元,排名第一,而房地产开发资金则增加到95亿元,排名第二。然而,初始投资额最高的基础设施投资已经削减了约一半,从104亿元降至53.8亿元,在所有ipo基金中排名第五。
ipo项目资金的重组增加了房地产项目的投资,获得了数十亿的流动资金。对于此次调整,孟庆余告诉《中国时报》记者,是否继续投资是根据项目的盈利能力决定的。如果这个项目能继续赚钱,继续做下去。由于条件变了,收入不太好,三个基础设施投资项目进行了调整。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中国建筑转型 抽调68亿IPO募资“卖房”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6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