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03字,读完约3分钟
1月12日,寒风刺骨,位于北京金融街(000402)的中国联通(600050)大楼前人迹罕至,进进出出的人都很匆忙。只有白色建筑顶部的红色中国结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就在15个月前,它还是中国网通的总部,它的名字也被称为中国网通大楼。
2008年10月12日,该大楼的标识正式更名为“中国联通”,成为合并后新联通的总部,是联通与网通合并的“成果”之一。
经过450多个日日夜夜,很多人都记不起网通大楼的旧名,但网通和联通合并的余波并没有停止,甚至影响了wcdma的发展和推广。《投资者新闻》近日从中国联通获悉,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合并后,复杂的人事冲突和企业文化理念的冲突一直难以消除,成为制约中国联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2009年1月获得wcdma牌照的中国联通可能会因为内部整合的约束而失去新的3g“匹配”。
网通吃联通?
“合并后,中国联通终于结束了漂泊和租房的历史。它有自己的总部,说实话,当时还是非常令人兴奋的。”一位在中国联通工作多年的人士向记者讲述了一年多来合并的感受。“但很快就觉得不对劲了。合并后,网通的实力明显增强,很多东西都是从网通以前的拷贝过来的,比如人事、管理、运营,甚至文件格式都和网通一样。我觉得网通实际上吃了联通。联通刚刚留下了它的名字。没剩下什么了。他们都消失了。什么工资制度、部门划分和企业文化都被废除了。”
在合并之初,人们普遍认为合并是由中国联通主导的。2008年5月,原中国联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常出任新联通筹备小组组长,原网通董事长调任中国移动副总经理。当时,常不仅保住了最高领导人的位置,而且被兼并的新公司的名字也保住了“中国联通”的金字招牌。
然而,根据前述联通消息来源,情况并非如此。“在北方,原网通单位全额收到了原联通的资产;在网通实力较强的10个北方省份中,中层领导的比例约为6:4;在联通实力较强的21个南方省份中,中层领导的比例约为3:7;网通的35万员工远远超过联通的15万。近50万人的整合使新联通充满冲击,人员臃肿,无法开展业务,氛围非常差。”
整合带来的矛盾和问题不仅存在于联通总部,也存在于以下各级分支机构。保定联通某分公司的文立(化名)告诉记者,目前员工最大的抱怨就是网通和联通人员的不平等待遇。“我们原联通人员的待遇明显不如以前,工资系数明显增加,主要是网通人员,所以原联通人员很难被重用。敢提建议就是不合作,不团结,不服从,而且政治气味很浓,”
“合并后,连名字都变了。网通的领导都是董事和董事。过去,联通被称为经理,现在被称为网通。”文立提到了一个有趣的细节。他说,合并后,有更多的工作和繁重的业务,浮动工资和福利消失了,但收入反而减少了。“每月900多元的工资对你来说可能不够,更不用说养家了。”
当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合并时,中国网通主导北方,而中国联通主导南方,因此南方的中国联通面临北方的中国网通的类似抱怨。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联通3G新牌局 内部整合拖后腿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6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