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76字,读完约2分钟
并购并不容易。自经济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企业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波并购浪潮。在资源、汽车、金融等领域,有许多全国性的前缀企业,但它们多次受挫;在中国的跨国公司的M&A行为被中国人解释为民族品牌的灭绝过程。并购需要更大的智慧。
M&A技能
非常清楚,你收购的目标既不是资产也不是市场,而是管理这些资产和市场的团队。因此,你必须有信心在收购后你还能保持这样一个团队,并让这个团队释放出它更大的潜力。
最重要的是,公司在行业中拥有一些核心竞争力,并有扩张行业的冲动,这并不取决于公司是否有足够的现金。如果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都在下降,这意味着公司或整个行业都在衰退。如果是一个衰退的行业,并购的首要考虑不应该是同行,而是其他新兴行业。如果行业在增长,而只有公司在衰退,最好的选择是考虑出售股票,让同行收购自己,而不是收购同行。为什么一家公司的增长速度要超过你考虑让你收购的速度?即使你必须获得,你也必须花很多钱。如果只是现金盈余,如上所述,最好的考虑是以股息的形式向投资者返还现金。
收购成功的关键在于资产质量。作为收购者,首先,你应该听取律师的意见,其次,你应该听取会计师的意见。对于同行的整合,你购买的最有价值的资产实际上是固定资产,包括生产线和工厂。相比之下,被收购公司的无形资产最难评估。如果被收购方的大量团队流失,其渠道和品牌将变得无法控制甚至毫无价值。这是收购过程中需要仔细考虑的一个因素。
(《赚钱还是用钱》,薛云奎,《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4月20日)
如果他的商业模式确实领先于其他模式,并购可能确实是事半功倍的捷径。否则,我们将很难判断他的合并是对是错。就跨行业并购而言,除了引领商业模式之外,你应该非常清楚,你的并购目标既不是资产也不是市场,而是运营这些资产和市场的团队。因此,你必须有信心在收购后你还能保持这样一个团队,并让这个团队释放出它更大的潜力。这需要制度、文化和领导保证。否则,你购买的资产可以两条腿走路,也就是说,公司的核心团队和核心人员都离开了团队,这意味着你的收购失败了。
(传统制造企业的聚焦与多元化,薛云奎,《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5月11日)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企业并购:需要大智慧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6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