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31字,读完约2分钟

与一年前的焦虑相比,林夏薇电子(深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文看上去更平静、淡泊。昨天,她平静地接待了前来调查的深圳海关人员,轻松地安排了公司的生产。“罗克珊娜”安全产品以前只能在国外销售,现在印上了中文说明,并将在不久的将来正式以自己的品牌投放国内市场销售。

加贸转内销深企“吃螃蟹”

原来,在深圳成立了近20年的罗士纳(深圳)电子有限公司,曾经是一家进口材料的加工企业,依靠国际订单生存,其门禁、读卡器、网络监控系统等安全产品不能直接销往国内市场。2008年下半年,当全球金融风暴席卷而来时,林夏薇来自欧美等地的国际订单突然减少,企业被推到了经济寒冬的风口浪尖。

加贸转内销深企“吃螃蟹”

“如果企业此时不转型,瞄准国内大市场,很可能会被淘汰。”田文表示,公司高层基于对中国国内需求市场的信心,决定从原来的加工企业转型为外商独资企业。然而,田文在办理具体手续时很快遇到了政策上的“瓶颈”。因为,虽然相关政策支持加工贸易企业转型,但在许多具体细节上没有现成的操作方法。经过多次沟通协调,深圳海关、科技、工贸、税务等政府部门到林夏薇公司实地调查解决企业问题。最终,林夏薇公司成为深圳第一家成功转型原地地产的企业,为深圳加工贸易企业转型为外商独资企业提供了一个模式。

加贸转内销深企“吃螃蟹”

"作为第一家吃螃蟹的公司,罗市南获得了一个新的巨大市场."田文表示,公司独立运营一年以来,企业拥有自主进出口权,经营范围有所扩大。不仅外贸进出口与市场背道而驰,更重要的是,企业可以用自己的产品主宰国内市场,资金可以更自由地配置。目前,罗什纳公司已经花了数百万元购买设备,并把一些国外的R&D转移到深圳开发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因此有必要在深圳下大力气。同时,公司成功申请了国内二级安全产品质量认证和销售许可证,并成立了国内销售部,在上海、北京等重要城市成立了销售公司。“公司的国内营销网络已经铺开,第一批国内销售商品已经全部准备就绪。预计今年国内销售额将达到1000万元。”

加贸转内销深企“吃螃蟹”

“在过渡之前,原材料必须100%从国外购买,现在可以在中国购买。”事实上,在成功转型之后,像林夏薇这样的企业在原材料采购上有了更多的自由,这可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产业的稳定发展。目前,林夏薇公司在深圳附近购买了国内开关、电池、五金等材料和配件,带动了相关产业在深圳及周边聚集。

标题:加贸转内销深企“吃螃蟹”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6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