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56字,读完约2分钟

2009年,在全球氟化工行业表现低迷的背景下,中化蓝天实现了逆势增长。原因在于加强自主创新和R&D投资,积极完善产业链,实施精细化管理,从而有效发挥内部协同效应,有效增强企业综合实力。

中化蓝天:强化完整产业链 实现逆势增长

“2009年,我们大力发展氟化工,协调发展其他业务。全年营业收入76.24亿元,同比增长15%;利润总额为3.41亿元,同比增长151%。”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化蓝天”)执行副总经理张保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09年,中化蓝天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出了令人满意的答案。

中化蓝天:强化完整产业链 实现逆势增长

中化蓝天前身为浙江石化建材集团公司。2008年6月,中化集团与浙江省国资委签署增资协议,控股浙江石化建材。2009年7月,该公司改变了现在的名称。

张保红表示,依托浙江化工研究院和众多生产企业,公司一直致力于研究和生产零odp和低gwp的绿色制冷剂和其他含氟化学品,以保护大气臭氧层。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汽车、电子信息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氟化工产品的社会需求和社会效益日益明显。特别是在发展低碳经济和应对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氟化工迎来了发展机遇。中化蓝天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长。特别是中化集团接手后,企业管理越来越规范,经营业绩迅速提升,逐步走上健康良性发展的轨道。

中化蓝天:强化完整产业链 实现逆势增长

张保红告诉记者,中化蓝天的氟化工产业已经形成了涵盖资源开发(萤石和氢氟酸)、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完整链条。截至2009年底,公司控制的上游资源(萤石)已超过800万吨,拥有多个生产基地,产品出口到美洲、大洋洲、欧洲等地区。在R&D领域,中化蓝天拥有国内唯一的国家ods替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浙江氟化工技术研究中心,主持并参与制定了6项国家标准,起草了29项氟化工产品行业标准,拥有数十项国家发明专利和世界专利。从产品线来看,中化蓝天从事氟氯化碳和哈龙替代品、氟树脂及其产品、含氟精细化学品的研发和生产,已成为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数量最多的氟化工企业。

中化蓝天:强化完整产业链 实现逆势增长

2009年,中化蓝天凭借产业链相对完整、内部协同效应明显、精益管理等优势,坚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方面,借鉴中化集团的先进管理经验,整合氟化工行业管控结构,搭建“扁平化、专业化、集成化”的管理平台,将过去五六个层次的管理水平压缩到一两个层次,改变过去的局面。下属企业分散和资源密集型效用低的情况;进一步加强现场管理,降低原材料单耗;努力整合R&D、生产、销售、采购、物流等关键资源。,通过对下属企业大宗原材料采购的集中管理,降低采购成本1.16亿元;通过整合物流运输资源和统一招标,运价同比下降8.4%;充分利用自身产业链完整的优势,实施内部协调,从内部原材料企业供应产品,确保原材料企业的开工率达到90%以上,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中化蓝天:强化完整产业链 实现逆势增长

另一方面,企业抓住机遇,加快产业布局,引进高层次人才,巩固和提升R&D优势。据统计,2009年中化蓝天投入科研经费8300多万元,重点关注一批关键领域有影响力的核心技术,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批市场前景良好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实力得到有效提升。

中化蓝天:强化完整产业链 实现逆势增长

然而,这些成就并没有让中化蓝天满意。中化集团副总裁、中化蓝天董事长冯志斌对记者表示,作为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共同组建的国有企业,为股东创造回报、为社会创造价值是公司的使命。面向未来,中化蓝天确立了“提供新型环保材料,共创美好新生活”的企业愿景。公司将继续立足氟化工行业,实现增长,确保中国氟化工行业前三名的位置;同时,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早日成为世界领先的氟化工企业之一;我们将继续致力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各种含氟产品和制冷剂、灭火剂、氟涂料等特种氟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努力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中化蓝天:强化完整产业链 实现逆势增长

标题:中化蓝天:强化完整产业链 实现逆势增长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6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