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75字,读完约2分钟
2009年第四季度,中国钢铁行业整体运行状况有所改善,多项指标有所回升。产量保持高增长,销售收入持续上升,出口增加,经济效益逐步提高。
2010年,钢铁行业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着力解决困难,做好淘汰落后产能、加强自主创新、加快联合重组、推进节能减排等工作。,不断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
变得越来越暖和越来越好是很难的
根据中国经济和钢铁行业景气指数报告,2009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和钢铁行业景气指数为94.8点,比上一季度上升0.2点。“从景气指数趋势图可以看出,2009年第四季度,钢铁行业明显抑制了连续几个季度的持续下滑,实现了触底反弹,表明行业正在走出低谷。”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说。他还用商业繁荣指数做了补充。2009年第四季度,中京钢铁行业景气指数连续三个季度上升,回到100.0点以上的景气临界值,进一步反映了钢铁行业从企业层面向好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2009年1-12月,中国钢铁产量达到5.696亿吨,同比增长14%;铁产量达到5.47亿吨,同比增长16.36%。“2009年前11个月,除中国外,全球钢铁产量下降了24.7%,而中国的消费需求强劲,钢铁产量实现了快速增长,这确实是一个亮点。”李新创说:
随着国内钢材生产和销售的逐步恢复,市场形势趋于好转,钢铁行业的整体效益有所提高。截至2009年11月底,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实现利润448亿元,同比下降62%。
“2009年对钢铁行业来说是非常艰难的一年。目前,钢铁行业发展的良好势头是在国际钢铁市场持续低迷、钢铁出口受阻、进口冲击不小、市场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的背景下取得的。这真的很难得到。”李新创认为,这是政策拉动效应、宏观经济好转和工业企业努力的结果。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部市场需求大幅萎缩,出口订单大幅减少。钢铁企业一度大幅减产,导致整个行业亏损。2009年,在中央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一揽子计划的推动下,中国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惠民工程相继启动,推动了钢铁需求的增长。钢铁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出台,增强了信心,为钢铁工业克服困难、谋求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中国经济的全面复苏,汽车、家电等制造业对钢材的需求快速增长,为钢铁行业保持增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钢铁行业重点推进结构调整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6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