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10字,读完约3分钟

在CSSC“十二五”规划中,华南地区的布局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步。

1月21日,CSSC领导干部会议首次在广州召开。前一周,包括陈小津在内的CSSC高级官员频繁到广州、珠海、中山进行CSSC“十二五”规划调研。

事实上,在“十二五”规划到来之前,CSSC就开始秘密提升华南地区的战略层次。去年国务院通过《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和振兴规划》后,CSSC针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推出了五大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加快华南船舶工业的建设和发展”。

中船集团华南战略渐明 整合布点并进

据了解,CSSC的华南战略规划以液化天然气船舶、海洋工程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为重点,拓展业务领域,加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

中船集团华南战略渐明 整合布点并进

“长江口和渤海湾的造船业发展格局已经基本确定,而华南地区有很大的发展空空间。”中国船舶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钱新南对记者进行了分析。“除了在建的广州龙穴基地外,中广核还在珠海和中山进行规划,这为中广核“十二五”规划预留了空发展空间。”

中船集团华南战略渐明 整合布点并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CSSC的战略布局中,广、珠、中的战略重点已经逐渐明确。

整合从广州船开始

上月末,广州船厂国际中山基地举行了软基处理仪式和宿舍楼开工仪式。但在此之前,中山基地项目非常低调。广船国际在其2008年年报中仅略微提及此事。

中船集团华南战略渐明 整合布点并进

2008年12月,据报道,CSSC中山造船基地正式落户中山。记者了解到,广船国际船舶基地项目实际上是基于其控股公司CSSC与中山市政府签署的《造船项目发展框架协议》。

中船集团华南战略渐明 整合布点并进

"目的是在中国南海进行油气田开发."火炬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梁鑫告诉记者,中山造船基地总投资超过100亿元,主要生产成品油轮、化工船等高科技船舶,预计两年后投产,届时基地造船能力可达300万载重吨。

中船集团华南战略渐明 整合布点并进

广州国际船厂成立于1993年,由原广州船厂改制而成,工厂位于广州市芳村区。由于有限的产能扩张,大量订单因产能不足而被迫放弃。

与此同时,广州市政府近年来实施了“两个回归三个”的政策,即转移制造业,发展第三产业。因此,新厂区已成为广州国际船厂的迫切需求。

在广州船厂国际最近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总经理韩广德表示,广州船厂狭窄的厂区限制了空室的发展,计划中的研究包括重启文冲船厂的收购,整体搬迁到中山,与中船重工管辖的其他三大船厂整合资源。扩建和搬迁最早将在2014年实现,过去的定位也将集中在便携式散货船上

中船集团华南战略渐明 整合布点并进

据了解,广州国际船厂已经推出了三个产能扩张计划。一是重启对文冲船厂的收购,但预计将延至2013年至2014年左右;第二,除了目前中山基地的800亩分段工厂外,还将开放另外4000亩土地来建造一条新的造船生产线;第三,与CSSC其他三大船厂(龙穴、黄埔、文冲)携手进行资源整合开发。

中船集团华南战略渐明 整合布点并进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中船集团华南战略渐明 整合布点并进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7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