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54字,读完约2分钟

正如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中国的主要能源资源和生产力呈逆向分布。能源丰富地区远离经济发达地区,三分之二以上的煤炭资源分布在内蒙古、山西、新疆和陕西。然而,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能源资源非常匮乏。这次,我们就如何调整和优化电力、能源、交通和产业结构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

建设特大型国家电力远程调配生产基地势在必行

——中国的总装机容量即将跃居世界首位,但电力短缺早已成为常态

近年来,中国加快了电力建设的步伐,每年新增发电机组近1亿千瓦。截至去年年底,中国的总装机容量已超过8.7亿千瓦。按照这个速度,中国可能在几年后赶上美国,其总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一。

建设特大型国家电力远程调配生产基地势在必行

然而,在中国巨大的装机容量中,火电占70%以上,而且中国的资源和经济布局非常特殊。资源主要在西部,电力负荷集中在东部。因此,长期以来,我们不得不从西部向东部运输煤炭来发电。华东和华中缺电,是能源资源稀缺、能源需求大的地区,大量煤炭需要从其他地方转移。

建设特大型国家电力远程调配生产基地势在必行

煤炭的大规模长距离运输大大增加了运输压力。以陕陕宁萌新区为例。2008年,当地煤炭产量为13.8亿吨,煤炭转移量高达7.5-8亿吨。因此,大秦、黄硕、石台、韩吉、太焦、龙海、贵州、广西等主要煤炭运输线路的运力已经高度饱和,利用率逐年达到或接近100%。此外,长距离煤炭运输也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

建设特大型国家电力远程调配生产基地势在必行

从去年10月下半月到11月,北方的大雪导致河北和山西等产煤区交通不畅。12月,秦皇岛港煤炭“少进多出”,储煤量迅速下降。截至12月25日,秦皇岛港煤炭库存降至510万吨,煤炭供应越来越紧张。

建设特大型国家电力远程调配生产基地势在必行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即使华东和华中有足够的发电厂,它们也会受到热煤运输的影响,甚至会出现发电厂“无米之炊”的局面。许多发电厂“迫切需要烧煤”,而冬季是水力发电的低点,因此电力短缺很容易成为这些地区的常态。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标题:建设特大型国家电力远程调配生产基地势在必行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7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