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44字,读完约2分钟
中海油实现年产近3000万吨大规模炼油和化工的梦想,正在“黄三角”登陆。
中海油已完成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中海油物流园区一期工程。中海石油物流园区一期工程包括100万立方米原油和燃料油储罐、14万立方米成品油罐区和13万平方米堆场工程;此外,它还包括一个新的2?一万吨,2?1000吨液体化工码头及附属设施。据东营官员介绍,一期工程预计投资近24.5亿元。
3000万吨炼油的规模已经开始显现
这只是中海油与东营市签订的《东营港码头库区工程及炼化一体化项目合作协议》中合作项目的一部分。根据合作协议,中海油已完成1000万吨炼油和100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初步预可行性研究草案。当地官员表示,东营市和中海油将合作推进1000万吨炼油和100万吨乙烯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整合项目。
根据协议,中海油还将在渤海油田规划中海油工业园,建设1000万吨炼油项目和100万吨乙烯项目,建设25万吨“岛式”油库,建设炼油化工一体化基地、精细化工基地、专业服务和海洋工程基地。
中海油在东营港区的总投资为450亿元。
这只是中海油规划的黄三角炼油厂蓝图的一部分。
去年9月,中海油接受潍坊市国资委无偿持有的山东海化(000822)集团51%的控股权后,承诺在未来两年投资100亿元,将山东海化集团的炼油加工能力扩大至800万吨,并在盐化工行业建设氯碱45万吨、聚氯乙烯25万吨。
中海油对潍坊的兴趣不止于此。中海油将在潍坊新建1000万吨炼油和100万吨乙烯项目,并建设盐化工配套项目,项目总投资400亿元。
本报从潍坊市滨海新区管委会获悉,中海油上述两个项目位于潍坊市滨海新区,其中新千万吨炼油和百万吨乙烯项目已预留2000亩土地,实现了五通一平。
作为原料供应的保证,黄岛至潍坊的重质液体管道工程于2009年底开工,这一年输送能力为1500万吨的原油管道工程将于今年11月竣工。潍坊市发改委官员表示,这条管道可以支撑潍坊2000万吨的炼油能力,并节约每吨原油60%以上的成本。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黄三角“大炼化”躁动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7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