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20字,读完约5分钟
2009年,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在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改革中采取了多项举措:年初以来,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得到加强,公司治理结构得到改善;加大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企业重组力度,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然后探索国有资产监管的有效途径,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这些行为不仅深刻影响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进程,也影响了国家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步伐。
2009年,在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背后,是汹涌澎湃的洪流和暗流。在国有企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上海国资回顾了2009年十大国有企业热点事件,希望能为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一些启示。
企业国有资产法的实施
2009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企业国有资产法》,显然是2009年国有资产领域的重中之重,意义重大。作为中国第一部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法,《国有资产法》的实施,意味着中国数千亿元的国有资产监管将有法可依。
该法和天津市的正式实施还将深化国有资产监管,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该法共分9章77条,主要规定了企业国有资产权益归属、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投资企业及其管理人员的选拔和考核、国有资产投资者权益重大问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国有资产监管等基本问题。
在《国有资产法》中,“国有企业”一词被“国有出资企业”所取代。以资本结构为基础的新称谓意味着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是以所有者权益为基础来验证管理内容和管理模式,这意味着政企分开、政资分开。
此外,本法所称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以各种形式向企业出资形成的权益。该规定明确规定,企业的各类国有资产,包括金融企业的国有资产,均适用本法的规定。
这部法律的颁布填补了中国国有资产立法的空空白。然而,也有不少专家认为,现行《企业国有资产法》仍不尽人意,具有明显的过渡性。仅仅通过这种方式,很难实现对国有资产的有效监管,而任忠要理清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国有股转社保基金
2009年6月19日,财政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社会保障基金委员会联合宣布,从现在起,国有股转让将在国内证券市场实施,即在股权分置改革被打破后, 除国务院另有规定外,所有首次在境内证券市场上市的国有股公司均须将部分国有股转让给国家社会保障基金委员会。
长期以来,空的社会保障基金一直有很大的赤字和缺口。这一次,国有股被转移到社保基金,这大大增强了社保基金的实力。今后,新股将继续发行,国有股将继续转入社保基金,为社保基金开辟了重要的筹资渠道。正如财政部和证监会有关负责人指出的那样,这项措施是在未来人口老龄化高峰期采取预防措施,积极应对养老金缺口的实际行动。
国有股转让政策除了具有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外,还将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中国证券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截至2009年11月11日,23家新上市公司完成国有股转让义务,实际转让17.01亿股,市值90.28亿元;混合所有制的国有股东用资金代替了股份转让,并承诺向国家社会保障基金支付2.91亿元。
金融衍生品的巨额损失
去年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李伟在媒体上公开披露,68家涉及金融衍生品业务的央企亏损114亿元。他指出,中央企业金融衍生产品业务发生的巨大losses/きだよききだよ0/and损失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
数据显示,目前有68家央企从事金融衍生品业务,主要涉及商品期货、汇率掉期、利率掉期、期权、结构性存款等。截至2008年10月底,中央企业金融衍生品合约市值为1250亿元,浮动净亏损为114亿元。其中,海外最大,浮动净亏损112.7亿元。
原因很复杂。除了企业追逐高额利润和套利投机是关键之外,非法经营、风险控制薄弱、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等原因也值得深入反思。
此外,一些国际投资银行已经成为巨额亏损的“推手”。中央企业投资金融衍生品的特点是产品设计复杂、合约期限长、风险敞口大。这些产品不仅与几年的掉期利率指数挂钩,而且还通过数学模型进行估计。普通数学专业人员无法理解这些模型,风险也难以识别。
对于国有企业从事衍生品业务,李伟还提出了以下条件:严格合规。境外金融衍生产品业务只有获得批准才能开展,未经批准不能开展;明确的目的。其目的是避免风险和锁定成本,而不是投机获利。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我明白。熟悉产品,明确风险和责任;控制风险。高度重视风险防控。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2009年10大国资热点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8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