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58字,读完约3分钟
自去年11月10日以来,成品油价格三个多月没有调整,这一时间跨度创下了成品油新定价机制形成以来的最高纪录。随着春节期间国际油价的大幅反弹,近期成品油价格上涨的预期逐渐升温。一些机构研究报告指出,价格调整时间将在2月底,并认为这将有利于中石化。不过,中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相关业务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种猜测纯属炒作,从数据来看,猜测价格调整的理由并不充分。
[市场传言]
月底投机可能会增加
由于成品油价格已“停滞”三个多月,在此期间出现了许多市场价格调整的猜测,但没有下文。在近期油价有望上涨的声音中,银河证券(Galaxy Securities)分析师李国洪的观点更具代表性。在虎年的第一个交易日,他发布了一份对中石化的乐观报告。其中一个原因是“春节期间,国际油价上涨,预计2月底国内成品油价格可能上涨200-300元/吨左右,相当于0.15-0.23元/升,调价预期比较明确。”如果提高0.15元/升,不考虑原油成本的变化,中石化的每股收益将增加0.259元;考虑到原油成本的上升,由于价格调整,每股收益增加了约0.09元。”
[权威回应]
不符合提价条件
昨天,记者就调价的可能性致电中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油品销售业务负责人,他脱口而出:“都是炒作!条件还没有满足!”尽管以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为代表的油价近期大幅反弹,但仍未完全恢复1月份的下跌势头。2009年11月10日零时,中国成品油价格上涨当天,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市场的主合约交易价格约为79.40美元;2月22日,纽约商品交易所交易最活跃的4月份原油期货收于80.31美元,两者相差无几。同时,在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中,NDRC参考的是布伦特、迪拜和他信的原油价格,而不是单日收盘价,它采用的是22个工作日的移动平均价格。自去年11月10日和过去22个工作日以来,移动平均价格没有超过4%的参考线。
[价格调整时间]
在定价机制下无法猜测
上海当地一家券商的另一位石化行业分析师向记者承认,“新的定价机制已经确立了价格调整的方向,但具体时间我不会猜,也猜不到。”她认为,目前成品油的定价机制只是揭示了一个总体框架,这么长时间没有进行调整,所以没有明确的表述是仍然参照22个工作日的移动平均价格,还是与调价前的价格进行比较。这种定价机制不能过于透明,以免投机者囤积石油产品,因此这种定价机制仍有需要人为监管的地方。此外,今年1月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明确公开表示,2009年5月公布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是一种试行办法,今年将对相关细节进行一些调整。市场最关注的是价格调整时间和价格调整幅度两个关键点。
分析师的意见
中石化今年的业绩将会上升
银河证券的李国洪对中石化持乐观态度的原因有很多。他认为,中石化的天然气业务增长迅速,其化工业务的增长也超出了预期。今年1月以来,中国三号(罗马数字3)标准汽油已在全国14个省市推广使用,并将很快在全国推广。李国洪认为,由于环保原因,每公升石油的利润增加了0.2-0.3元,中石化的每股收益可能增加0.34 -0.52元。他认为,尽管中石化2009年的业绩低于预期,但2010年肯定会有所增长。从2009年到2011年,每股预测收益分别为0.68元、1.02元和1元,因此维持推荐评级。
标题:中石化人士称成品油月底涨价“条件并未符合”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8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