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02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迪达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迪达保险”)在扫除了偿付能力不足和被迫停止支付账单的阴霾后,终于在2009年扭亏为盈。

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统计,2009年,迪达保险原保费收入达到102.53亿元,仅次于PICC,在中国财产保险公司中排名第二。“账面利润5.33亿元,车险和人身保险三大业务实现正增长,承保利润增加。盈利分行31家,同比增长13家。”迪达保险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大地保险扭亏中再上市先落一子

“溢价的规模并不真正代表公司的实力,但利润是一个硬性指标。”迪达保险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江明最近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

业内专家认为,迪达保险的扭亏为盈将使中国再保险集团进一步向上市目标迈进。

困境

迪达保险的发展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

作为中国再保险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再保险集团)下属唯一的直接保险财产保险公司,迪达保险经历了跨越式发展、“停单”的尴尬和推进发展的现阶段重组。2009年前,公司成立五年来,共设立了34个分支机构和一个销售部门,五级机构1800多家,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的服务网络,总亏损高达25亿元。

大地保险扭亏中再上市先落一子

这也受到整个大行业背景的影响。保险公司办事处主任杜表示,公司成立之初,中国保险市场还不成熟、不规范,追求的是广泛增长。整体而言,落后于寿险的财产保险公司被迫成为“汽车保险公司”,深陷汽车保险的“红海”竞争沼泽,“赔钱赚钱”。迪达保险也不例外,损失的阴影持续了很长时间。

大地保险扭亏中再上市先落一子

2008年,迪达保险遇到了发展的困难时期:以下两次灾难性自然灾害要求公司全力应对,偿付能力不足,增资无法到位。上海、江苏等五省市的非汽车保险业务突然停止。“这很难。”江明说。

大地保险扭亏中再上市先落一子

此时,母公司中材集团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面临着股东变更和中央汇金接管的尴尬。

根据中国再保险集团财务报告数据,2009年前中国再保险集团累计亏损114亿元,其中中国再保险36亿元,中国人寿再保险公司25亿元,迪达财产保险公司25亿元,全集团28亿元。

大地保险扭亏中再上市先落一子

江明认为,偿付能力不足是公司大规模快速发展的结果,增资成为当时亟待解决的问题。“增加资本来解决偿付能力问题只是暂时的解决办法,而是增长的必要条件。”

大地保险扭亏中再上市先落一子

2009年9月3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增资计划,迪达保险增资47.2亿元,其中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增资92.26%,宁波电力增资4.65%,大唐国际增资2.62%,北京宋濂增资0.47%。据估计,公司注资后的偿付能力超过260%。

大地保险扭亏中再上市先落一子

“除增资外,提高内部控制管理能力,调整业务结构,同时增强投资能力。”江明说:“紧急停车事件给了我们最好的教训。”

随后,迪达保险大力拓展非车险和人身保险市场,推动业务结构调整和转型,先后参与中国最高建筑“上海中心”、中国最大核电站阳江核电站等承保项目,成为中石油、国家电网等大型企业的财产保险服务提供商。非车险和人身险比例持续上升,车险、非车险和人身险的保险结构比例达到7: 2: 1。

大地保险扭亏中再上市先落一子

当大多数公司遭遇车险销售渠道的困境时,迪达保险推出电话座销售业务,构建核心渠道。

“2009年,迪达保险的汽车保险销售业务接近2亿元,在沪、京、深等65个大中城市建立了电话销售服务网络。”江明说。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大地保险扭亏中再上市先落一子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8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