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97字,读完约4分钟

3月5日,中国住宿集团向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ec)提交了首次公开募股申请,登陆纳斯达克,计划募集5000万美元,代号为htht。

在这份招股说明书中,有两个数字值得仔细研究:62.67%和5000万美元。

与去年11月的7天上市相比,创始人何伯权和郑南雁共持有48.7%的股份,而在汉庭,只有戚迹持有62.67%的股份。

与如家快捷酒店及其7天超过1亿美元的融资额相比,汉庭的融资额还不到其中的一半。

这两个数字背后的故事是什么?

在两轮融资的背后

此前几乎所有关于汉庭的报道,在2007年年中和2008年底,戚迹分别公开宣布两轮融资8500万元和5500万元。

第一轮的投资者是CDH风险投资、成长型基金、idg、北极光风险投资和银豹资本。其中,CDH风险投资和创成基金是主要投资者。在招股说明书中,最终的股权比例是CDH 8%,成为基金8%,idg4.63%,北极光风险投资3.43%,银行资本1.16%。

汉庭上市:两个数字背后的故事

第二轮的投资者从未披露此事。记者曾听到市场部的人提到第二轮投资者是第一轮的三大投资者。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

通过梳理A轮和B轮投资者的进入过程,我们可以发现汉庭从外部获得了多少资金。

2007年2月,汉庭分别向戚迹旗下的骊山投资公司和天使投资人吴炯(目前是北极光的风险投资伙伴)发行了4000万股和400万股a股优先股。根据协议,2009年9月,立山投资将其一半股份,即2000万股a股优先股转让给另一位创始人赵彤彤。

汉庭上市:两个数字背后的故事

2007年3月,汉庭向idg发行了总额为400万美元的可转换本票,双方同意该本票将于2007年6月转换为乙类优先股。

在6月份的b股私募中,汉庭向诚诚基金、CDH、银豹资本、北极光风险投资和idg发行了约3200万股b股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价值4100万美元,股价为1.27551美元。此时,idg将之前的可转换本票转换为370万股乙类优先股。

汉庭上市:两个数字背后的故事

在第二轮融资中,汉庭向创始人和投资者授予了多项期权。

汉庭将向戚迹本人发行470万股乙类优先股。实施时间为2007年12月,价格仍为1.27551美元。

同时,汉庭以1.53美元的价格向上述投资者发行了1300万股乙类优先股,执行时间相同。在1300万股优先股中,1100万股在2007年12月行使;2008年6月行使了220万股乙类优先股;该基金发行的480万股乙类优先股的期权最终转让给北极光风险投资和吴炯,并于2008年6月行使;向鼎惠惠发行了480万股,最终鼎辉放弃了行权。此外,还有一批310万股乙类优先股,价格为1.27551美元,已发行给诚诚基金、CDH和idg,均于2007年12月实施。

汉庭上市:两个数字背后的故事

然后,根据2008年1月的乙类优先股认购协议,戚迹、赵彤彤和吴炯又购买了1170万股乙类优先股,价值1800万美元。

随后,根据一系列前期协议,2008年3月和5月,汉庭向戚迹发行了1306万股乙类优先股,价值2000万美元。2008年5月,立山投资获发行1300万股乙类优先股,用以交换立山投资先前借给汉庭的200万美元。最后,骊山的这部分投资股票被转移到了赵彤彤。

汉庭上市:两个数字背后的故事

根据这些数据,实际上,进入汉庭的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资本不会超过7000万美元。相反,戚迹和他的家族通过戚迹的反复资本投入始终保持着最大股东和受益人的地位。

汉庭上市:两个数字背后的故事

"金融危机前后,两家公司采取了不同的融资方式."中国经济型酒店网首席执行官胡胜阳分析,在七天融资中,他向其他股东借款,汉庭采用股权融资方式,这意味着戚迹可以为自己买单,但股权应该增加,所以戚迹采用了很大比例的股权融资。

汉庭上市:两个数字背后的故事

毫无疑问,戚迹对汉庭的影响更大。

“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个人股本越多,人们拍脑袋的事情就越多。就像依靠整个团队七天的力量,不管谁说不算,还是有点像股份制企业和家族企业的区别。”胡胜阳说道。

汉庭上市:两个数字背后的故事

巧合的是,一位投资者曾告诉记者,由于汉庭的融资,他的同事为戚迹奋斗了很长时间。在此过程中,他们发现戚迹对投资者来说相对强大,而且“经常由戚迹领导”。

汉庭上市:两个数字背后的故事

“好的一面是,戚迹的个人能力将得到充分发挥,他的产品创新和市场节奏将得到更好的把握,因为他做了他想做的事情,没有遇到太大阻力。因为当他从家里出来时,他想成为一个高端品牌“如家快捷酒店和美容”。如家快捷酒店的董事会基本上否认了这个项目,这可能是原因。他希望有发言权和决定权。”胡生阳评论道。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标题:汉庭上市:两个数字背后的故事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8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