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17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网海3月17日电宝钢重组其,这被称为钢铁企业重组的“第一案”,此前出台了钢铁行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而“落锤”引起了行业内的极大关注。现在,重组一年后,宁钢亏损超过10亿元,并于去年6月扭亏为盈。10月份盈利1亿多元,3-12月份盈利4亿多元。宁钢的产品定位不高,只适合“大蛋糕”应该是终极。同时,员工应该充分受益于企业的发展。“宁钢模式”正在为中国钢铁重组积累经验。

中国式钢铁重组的启示 产品与员工这两张脸最重要

“国有体制、民营机制”打造“大蛋糕、大油条”新战略

宁钢虽然历史短暂,但有着丰富的经历和曲折。宁钢以前是一家私营的宁波剑龙钢铁公司。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该项目于2004年5月至2006年3月暂停。之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了宁钢项目的重组申请,杭钢重组了宁钢,并于2006年8月开始全面恢复建设。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钢铁行业的利润高峰已经过去,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企业自身健康状况不佳,很快陷入亏损。2008年底,宝钢、杭钢与浙江省政府开始接触,并在三个月内做出了有效决策。宝钢杭州钢铁有限公司重组宁钢,宝钢控股56.15%的股份,占据控股地位。

中国式钢铁重组的启示 产品与员工这两张脸最重要

宝钢进入宁钢后,利用这一趋势,并没有向外界强加“高精度”。崔健为宝钢副总经理,主管科研工作。抵达宁钢后,他提出了一个新颖的“大蛋糕和油条”理论,并为宁钢的产品定位提出了一个政策:不求创新,不求国外,不求高质量,但求适合宁波钢铁。

中国式钢铁重组的启示 产品与员工这两张脸最重要

“高端产品和低端产品没有区别。大蛋糕也有市场,但我们必须尽力而为。”崔健说道。目前,宁钢的年钢铁生产能力为400万吨。主要产品是热轧卷,精制品种已增加到15种以上。市场定位主要在中低端。注重技术的“持续改进”,提高生产能力,实现“简单、快速、高效”。

中国式钢铁重组的启示 产品与员工这两张脸最重要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中国式钢铁重组的启示 产品与员工这两张脸最重要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8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