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68字,读完约3分钟

在央视“3.15晚会”披露国外平板电视屏幕保修期仅为两年后,索尼、lg等国外巨头集体陷入保修危机。

经过两天的沉默,一些外国品牌开始反击。索尼中国有限公司的一位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平板电视的保修期问题既不是成本问题,也不是企业诚信问题。”因为中国以前没有液晶电视的三包规定,是国家有关部门引进的。相关规定出台后,我们自然会做出调整。央视的报道不会改变彩电制造商的既定轨迹。”

外资平板“保修门”内喊冤 三包国家标准6月出台

lg电子中国公关部经理郑表示:“事实上,在美国和日本等主要平板电视市场,液晶显示屏的保修期只有两年,所以我们在中国市场没有采取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政策。”

外资平板“保修门”内喊冤 三包国家标准6月出台

他们还指出,五个国产品牌的液晶显示屏三年保修政策是今年3月初才推出的。

中国视频行业协会副会长郝亚斌告诉记者,虽然今年3月国内品牌制定的行业标准只是推荐性标准,没有强制力,但电子视频行业协会正在推动该行业标准成为有强制力的国家标准。据悉,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早将于今年6月将该规范作为国家强制性实施标准进行推广。

外资平板“保修门”内喊冤 三包国家标准6月出台

目前,索尼、lg等公司已经表示,短期内没有具体的措施来改变保修政策,我们将等到6月份强制性标准发布。

统一的“三包”规定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

在今年央视“3.15晚会”集体曝光国外品牌平板电视保修问题之前,平板电视售后服务一直是中国消费者投诉的集中区域。

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年里,无论是lg的翻新门、夏普的“歧视性销售”还是东芝在2009年初的“垂直门”,都是一家外资企业由于技术、营销等部门的原因而产生的个人问题。然而,今年央视对外资平板的集体曝光,使得外资平板的整体品牌形象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外资平板“保修门”内喊冤 三包国家标准6月出台

事实上,2009年,由于国内平板进入液晶产业链的上游,国外平板收缩,国外平板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下降到30%,而遭受“直板”之苦的东芝甚至跌出了销售排名的前10位,而创维、tcl和海信成为中国市场的领先品牌。

外资平板“保修门”内喊冤 三包国家标准6月出台

然而,外国品牌似乎不相信央视的曝光。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媒体公共关系部副主任蒋景元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关于液晶电视和液晶显示屏保修期的具体规定。”液晶显示屏最初的一年保修期是根据液晶显示屏的保修期确定的。后来,在液晶电视扩张之后,索尼和其他品牌率先将其延长至两年。”

外资平板“保修门”内喊冤 三包国家标准6月出台

记者从中国视频行业协会了解到,彩电行业使用的“三包”凭证仍然是1995年制定的《部分商品维修更换责任规定》,其中规定:彩电和黑白电视机享受“一年整机、三年主要部件(显像管)保修”。“三包”有效期,等离子、液晶等平板电视不在“三包规定”之内,所以其保修期目前由厂家自行确定

外资平板“保修门”内喊冤 三包国家标准6月出台

Paler Consulting高级总监罗庆琪指出:“目前,中国液晶电视的规模已经超过2700万台,而传统crt电视的出货量已经下降到1000多万台,但是液晶电视的三包规定却一直没有出台。这是售后服务差异的根本原因。”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外资平板“保修门”内喊冤 三包国家标准6月出台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9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