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70字,读完约3分钟

作为新能源产业中最成熟的发电产业,风力发电产业在国内外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连续三年,中国新增装机容量翻了一番,超过1000万千瓦大关。

风电的快速发展将带动风电设备制造和风电运营作为其上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在风力发电设备制造领域,可细分为风机零部件制造和风机整机制造。风机部件是整个风力发电行业中最基础的行业,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风机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在风电机组国产化的大趋势下,国内风电部件产品能否赶上风电的快速发展?记者近日采访了相关专家和行业内主要企业负责人。

风电零部件行业发展滞后 企业呼吁国家政策扶持

产能扩张正成为一种趋势

2008年,中国的风力发电已经超过1000万千瓦。展望未来市场发展态势,2010年有可能达到2500万千瓦;3000万千瓦的目标将在2011年实现。因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未来与风电产业密切相关的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业形势乐观,产能扩张是大势所趋。根据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的判断,2012年中国风电设备的制造能力将达到1000万至1500万千瓦,能够满足国内风电市场的需求。中国将成为世界主要的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基地,向美国、欧洲等地区出口,并成为新的国内工业出口力量。

风电零部件行业发展滞后 企业呼吁国家政策扶持

CCID咨询公司能源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卢坤在接受《中国能源报》采访时表示:“在风电零部件制造中,发电机、叶片和齿轮箱的产业化发展进程比较好,这些也是国产化率最高的主要零部件。目前,一些外资企业已经开始大量采购国产零部件。风电零部件制造商正在积极扩大生产能力,以满足国内外需求。但是,R&D国内风电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国内零部件产能发展跟不上风电发展速度,将成为整机企业发展的瓶颈。”

风电零部件行业发展滞后 企业呼吁国家政策扶持

北京金风科技(002202)总裁WISCO认为,零部件供应仍然是中国的一个瓶颈。考虑到行业风险,中国的一些新进入者在开发过程中不得不经历一个测试周期,通常是先开发原型,然后小批量生产,最后在产品和技术成熟后逐步生产,这些都制约了零部件企业产能的快速增长。

风电零部件行业发展滞后 企业呼吁国家政策扶持

接下来的几年是检查的关键时期

随着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快速扩张,许多产品质量问题也暴露出来。由于整机制造企业和零部件制造企业对产品质量的控制手段较低,一些产品批量投产后性能不稳定。一些零部件企业的产品在试运行阶段和交付给业主后出现了质量问题,为此他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因此,稳定可靠的风电设备及其维护能力的提高将是影响我国风电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未来2-5年将是检验我国风电设备质量的关键时期。

风电零部件行业发展滞后 企业呼吁国家政策扶持

高技术难度大直径螺栓的研发一直是风电零部件行业的难题。上海金马高强度紧固件有限公司总裁张毅在接受《中国能源报》采访时表示:“就螺栓产品而言,我们的产品能够满足国内风电的发展需求,国内螺栓标准高于国际标准。最近,我们为华锐风电提供了两个直径达64毫米的80米塔螺栓和两个90米塔螺栓,螺栓直径大,技术难度高。我们依靠几家国内研究机构的平台。我们克服了大直径螺栓的问题,产品的技术质量达到了国内外领先水平。目前,外国公司也大量使用国内零件。”

风电零部件行业发展滞后 企业呼吁国家政策扶持

张毅还自信地说:“金马于2003年开始研发,并于2006年开始批量生产风扇螺栓。像其他进入风电行业的企业一样,近年来也陆续进入风电市场,但质量完全可以满足风力发电机在野外恶劣条件下的测试。金马公司成立于1970年,以前生产的螺栓广泛用于桥梁和铁路建设。这足以证明国产零件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风电零部件行业发展滞后 企业呼吁国家政策扶持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6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