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79字,读完约2分钟
昨天,国家商报记者获悉,第二起雪碧汞中毒事件的调查已经结束,警方认定是人为食用。
1月17日,通州警方接到报告,一名13岁的中学生在饮用罐装雪碧后出现头痛和头晕。医院检查证实是汞中毒。通州警方经过技术鉴定、现场调查、外围调查、专家罐检验等,排除了雪碧生产和流通过程中中毒的可能性,最终锁定了中毒嫌疑人。在最近几天对当事人进行了几轮询问后,第二名中毒者王晨最终承认他昨天下午消耗了温度计中的水银和银。
根据当事人的描述,中毒过程可能已经恢复:学校之前给学生送去了一个体温计做实验,但是它坏了。1月16日上午,王晨在他家附近的一家医疗器械商店又买了一个大体温计。
在他房间里玩的过程中,王晨不小心打破了温度计,温度计里的水银和银都流出来了。看到桌上散落的水银珠子,王晨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水银的味道是什么?”所以他拿起水银珠放进嘴里,他的嘴唇感到麻木。
王晨意识到自己可能会惹上麻烦,中午去学校附近的超市买了一罐雪碧,把水银珠放进饮料里,然后谎称自己是喝雪碧中毒的。
王晨向警方承认后,警方判定它被人吃了。由于王晨未成年并服毒自杀,他没有被追究责任。
记者随后联系了王晨的父亲,但他的手机从未接通。早些时候,他的父亲曾郑重告诉媒体,他的家人绝不会下毒。拒绝了可口可乐公司的人道主义援助。
可口可乐仍然坚持其最初的观点,声称其产品是安全的,不会追求消费者。
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郝在博客中写道,媒体报道没有详细描述汞中毒的临床表现,根据现有的汞毒理学研究结果,消化道汞中毒不被支持。金属汞不会通过消化道被吸收和中毒,这是从大量临床研究中得出的结论。
标题:北京警方称雪碧汞中毒第二例系人为误食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9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