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75字,读完约3分钟
据《中国日报》报道:国际金融危机并没有阻止国内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复苏。近日,记者感觉到,3月22日至24日的“第十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与设备展览会”参展企业非常活跃。据了解,在cippe展会期间,有100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参展。除了中海油、中石油等石油公司,还有许多实力雄厚的石油设备和海洋工程企业,其中台积电海洋集团和烟台莱佛士船厂的联合展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根据相关数据,全球造船中心有向中国转移的趋势。最近,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船厂收到的新订单达到2600万载重吨,首次超过韩国,位居世界第一。同时,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40%以上,占世界造船市场份额进一步增加。随着《振兴规划》的颁布,明确提出要通过增加资金支持,帮助国内船厂“保证船舶交付,抢订单”。在政策支持和全球经济复苏的支持下,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国内航运市场逐渐“解冻”。7月,全球收到630万吨新船订单,比上个月大幅增长200%以上。其中,中国船厂占有70%的份额,显示出在逆境中强大的竞争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此前表示,根据世界造船业的演变规律,每一次重大危机都会推动行业格局的重新洗牌。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一些造船发达国家由于成本等因素进一步退出主流造船市场,而中国造船业的技术、资本和劳动力综合优势将更加突出,迎接产业转移的希望很大。开拓国内市场,提高船舶配置的国产化率势在必行。随着造船业的复苏,国际海洋工程市场逐渐繁荣起来。据估计,2008-2012年全球对海洋工程设备的需求为550-600朱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此前表示,根据世界造船业的演变规律,每一次重大危机都会推动行业格局的重新洗牌。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一些造船发达国家由于成本等因素进一步退出主流造船市场,而中国造船业的技术、资本和劳动力综合优势将更加突出,迎接产业转移的希望很大。开拓国内市场,提高船舶配置的国产化率势在必行。随着造船业的复苏,国际海洋工程市场逐渐繁荣起来。2008-2012年全球对海洋工程设备的需求估计为550-600台
台积电海洋集团首席执行官张梦贵表示,全球离岸市场最近已逐渐复苏。2月26日,世界上更先进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号角”在上海外高桥成功登陆,国内海上设备呈现竞争态势。随着造船业的发展,海上工程被转移到中国的迹象是不可阻挡的。
张孟贵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自主开发和国内外并购(包括2007年被收购的英国上市公司gme),海工集团在设计、制造、集成和售后服务方面具有综合实力,已成为全球三大能为海上自升式钻井平台、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和深水钻井船提供所有单体钻井设备和一体化钻井包的供应商之一。目前,海工集团已与国内船厂联手,参与全球新的海上钻井平台和钻井船的建设;同时,积极参与正在使用的深水钻井平台和钻井船的升级改造项目。据报道,台积电海洋集团最近凭借其综合实力获得了多项升级深水半潜式钻井船的订单。已完成和正在进行的升级项目包括:美国越洋公司的深水钻井船“探路者号”;“奥林达之星”,一艘来自巴西qgog的深水半潜式潜水器;和“海洋快船”,一种来自美国戴蒙德海上钻井公司的深水半潜式平台。“海洋协和式”和“海洋约克敦”,以及挪威的pride、atwood和sea drill深水钻井平台升级改造项目。
标题:造船及海工装备业向中国转移 TSC海洋集团待势而发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9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