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34字,读完约5分钟
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国际金融危机并没有阻止国内石油设备制造业的复苏。近日,记者感觉到,3月22日至24日的“第十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与设备展览会”参展企业非常活跃。cippe获悉,100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参展。除了中海油、中石油等石油公司,还有许多强大的石油设备和海洋工程企业。其中,台积电海洋集团与烟台莱佛士船厂的联合展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根据相关数据,全球造船中心有向中国转移的趋势。最近,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船厂收到的新订单达到2600万载重吨,首次超过韩国,位居世界第一。同时,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40%以上,占世界造船市场份额进一步增加。随着《振兴规划》的颁布,明确提出要通过增加资金支持,帮助国内船厂“保证船舶交付,抢订单”。在政策支持和全球经济复苏的支持下,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国内航运市场逐渐“解冻”。7月,全球收到630万吨新船订单,比上个月大幅增长200%以上。其中,中国船厂占有70%的份额,显示出在逆境中强大的竞争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此前表示,根据世界造船业的演变规律,每一次重大危机都会推动行业格局的重新洗牌。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一些造船发达国家由于成本等因素进一步退出主流造船市场,而中国造船业的技术、资本和劳动力综合优势将更加突出,迎接产业转移的希望很大。开拓国内市场,提高船舶配置的国产化率势在必行。随着造船业的复苏,国际海洋工程市场逐渐繁荣起来。2008-2012年全球对海洋工程设备的需求估计为550-600台
记者与tsc海洋集团总裁张梦贵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他提到,全球离岸市场最近已逐渐复苏。2月26日,世界上更先进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号角”在上海外高桥成功登陆,国内海上设备呈现竞争态势。在此之前,大连造船与海洋工程公司完成了“大陆架”半潜式平台的改造。烟台莱佛士造船厂签署的六个深水半潜式平台正在建设中,新一代钻井船将在太平洋航运业下水。中远造船厂也在与巴西讨论深海半潜式项目。烟台莱佛士造船厂、tsc海洋集团和英国动力公司(钻井服务提供商)赢得了在里海建造和租赁自升式平台的合同。由此可见,海洋工程将随造船业一起转移到中国的迹象是不可阻挡的。
张孟贵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自我发展和国内外并购(包括2007年收购的英国上市公司gme),台积电海洋石油集团在设计、制造、集成和售后服务方面已具备了综合实力,成为全球三大能为海上自升式钻井平台、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和深水钻井船提供所有单体钻井设备和集成钻井包的供应商之一。目前,海工集团已与国内船厂联手,参与全球新的海上钻井平台和钻井船的建设;同时,积极参与深水钻井平台和在用钻井船的升级改造项目。据报道,台积电海洋集团最近凭借其综合实力获得了多项升级深水半潜式钻井船的订单。已完成和正在进行的升级项目包括:美国越洋公司的深水钻井船“探路者号”;“奥林达之星”,一艘来自巴西qgog的深水半潜式潜水器;和“海洋快船”,一种来自美国戴蒙德海上钻井公司的深水半潜式平台。“海洋协和式”和“海洋约克敦”,以及挪威的pride、atwood和sea drill深水钻井平台升级改造项目。
台积电海洋集团发言人彭云辉告诉记者,台积电目前在中国、美国和英国设有R&D机构,在中国、美国、巴西和英国设有制造工厂,在俄罗斯、迪拜和新加坡设有销售机构,并设有售后服务和设备维修基地。随着海上工程建设向中国的转移,海工非常重视与积极参与中国海上工程建设的各船厂的合作,以及与钻井承包商和石油公司的沟通,希望能对加快中国海上设备的自主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背景信息:总经理谭指出,海洋装备是造船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造船企业优化业务结构、应对市场风险、实现科技领先的战略选择。在当今能源短缺的情况下,对海洋石油开采的需求日益增加。海洋工程设备是一种高投资、高风险的产品,而海洋钻井平台价格昂贵,即使是租用,成本也相当高。根据美国钻井平台区的调查数据,目前使用的自升式钻井平台平均日费率为9.7万美元,半潜式钻井平台的日费率高达34万美元。造船业是中国装备制造业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造船市场已经进入严冬,经济衰退很可能持续一年或更长时间,并已开始影响国内造船业。借助海洋工程,已经成为国内大型造船企业的共识,随着中海油启动2000亿美元的海洋开发计划,海洋装备制造业的竞争格局将会汹涌澎湃。
标题:造船及海工装备业向中国转移 TSC待势而发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9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