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20字,读完约2分钟
近日,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发布了一份关于汽车电池行业的研究报告,指出汽车电池制造商未来将面临产能过剩的风险。 “锂离子电池制造商现在非常受欢迎,但预计在未来5 ~ 7年内将会有大规模的合并。”这是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的合伙人、替代能源电力系统技术专家沃尔夫冈·伯恩哈特博士的基本观点。 大多数专家认为,在未来10年内,由于电池成本的大幅下降,电气化电力系统在主要汽车市场的份额将大幅增加。根据一项大胆的预测,到2015年,主要地区将有近120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和电动汽车(ev)。目前,混合动力汽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达到82万个“当量”,2015年装机容量将超过260万个当量。在2020年之前,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将继续增长,但最早要到2018年才能达到相当于300万辆电动汽车的需求。 鉴于这些情况,计划投资将导致2014 ~ 2017年产能严重过剩,尤其是美国和日本。根据宣布的投资项目,2015年的产能已达到2016年预计需求的200%。此外,所有的投资项目还没有公布,一些主要制造商还没有宣布投资项目。这将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同时国家补贴将刺激更多投资。发展中国家的大部分投资集中在电池制造领域,而不是核心材料的研发。相应地,能够完全满足汽车制造商技术要求、一致性合格、规模生产能力和成本较低的电池供应商实际上非常稀缺。报告指出:“低端制造能力在不断重复建设,核心R&D和制造技术缺乏,模仿和复制不断涌现,这就是这些国家电池行业的现状。” 此外,该行业需要投入大量的R&D和资金,以便快速降低成本:新电池化学5,000万~ 1亿欧元,10万台3.5亿欧元。“因此,在未来5到7年内,全球只有6到8家电池制造商能够生存。”本哈特表示:“2015年的收入临界值约为6亿欧元。”因此,电池供应商需要制定明确的战略来快速获得市场份额以生存。在此之前,关键是投资者应该意识到巨大的投资风险。正如本哈特所说:“不利因素越来越多,但如果操作得当,未来的电气化电力系统仍将有利可图。”
标题:汽车电池产能面临过剩和投资风险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9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