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62字,读完约2分钟
朝日啤酒公司有一个梦想,五年后,它将成为世界十大食品企业之一。然而,目前的情况似乎有些尴尬。 这家啤酒制造商有130年的历史,是日本最著名的啤酒制造商,它希望在五年内其总销售额能达到2万亿到2.5万亿日元。 朝日实现这一雄心的助推器是海外业务的快速扩张。根据其战略规划,到2015年,椎名旭的海外销售额将占集团总销售额的20%-30%。 根据椎名旭向本报提供的信息,2009年,中国市场的销售收入约占椎名旭总收入的1%。此时,朝日啤酒已经进入中国市场15年了。根据朝日公司未批准的数据,2008年朝日啤酒在中国的销售额达到133亿日元,营业亏损27亿日元。 在如此令人担忧的海外市场,朝日将依靠什么来实现爆炸性增长?在2009年初成为青岛啤酒(600600)的第二大股东之前,朝日啤酒在中国啤酒市场处于低调的休眠状态。 1994年,朝日啤酒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先后投资杭州朝日啤酒有限公司、泉州清远朝日啤酒有限公司、烟台朝日啤酒有限公司(现为“烟台啤酒青岛朝日公司”)、北京朝日啤酒有限公司,生产销售朝日啤酒、朝日啤酒、北京啤酒、杭州啤酒、烟台啤酒等。从而启动了朝日啤酒在中国的发展。1999年,朝日还在深圳与青岛啤酒建立了合资企业(报价、信息、评论),自称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啤酒厂。 此后,朝日啤酒在中国的新一轮扩张集中在2004年至2006年期间,包括在北京朝日啤酒公司下新建一家工厂,以及在浙江湖州成立浙江西湖啤酒朝日有限公司。经过这轮扩张,朝日啤酒在中国的产能预计将达到82万吨左右,销量约为74万吨。 然而,进入中国市场已久的朝日在市场份额方面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提高。 从1994年到2003年,朝日啤酒在中国市场基本上无人知晓;自2004年以来,该公司发起了反击,包括使用“北京啤酒”品牌来唤起消费者的意识,但在营销等其他方面未能动摇燕京啤酒(000729)的根基。 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朝日啤酒在华投资企业的啤酒总销量约为65万吨。然而,这种生产和销售不如国内二线啤酒品牌,如金星。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标题:朝日啤酒中国“潜伏式”扩张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9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