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55字,读完约7分钟

土地监管风暴愈演愈烈,香港盈科集团(以下简称盈科)及其李泽楷下属子公司成为这场风暴的主角。

3月10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发布了《关于处置国土资源部挂牌督办的五个地块的通知》。北京栖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盈科旗下的房地产公司)因未能开发北京市朝阳区工体北路4号项目,被国土资源局处以土地价格1%的罚款,即520万元。同时,栖霞公司及其原股东盈科及其子公司在北京土地交易市场的交易行为被暂停。

北京“地”震  “震中”盈科

与此同时,国土资源部发布了19项新的土地调控政策;3月19日,第四次提出了“无别墅用地供应”等措施;3月22日,国土资源部提出在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开展完善土地出让招标拍卖制度试点。各地要明确适当增加土地供应总量,对房价过快上涨的城市要严格控制。“土地监管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中原地产研究中心主任陶琪说。而PCG在这场监管风暴中首当其冲。

北京“地”震  “震中”盈科

事件发生后一周,盈科旗下的房地产公司盈科大研在接受《数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公司仍不知道事件的具体情况,已派高层官员到北京调查具体情况。

北京“地”震  “震中”盈科

为什么是盈科

不仅是李泽楷的盈科,李嘉诚的和记黄埔房地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记黄埔)也曾在北京跌跌撞撞。

2006年底,和记黄埔在北京的第一个项目逸翠园一期因质量问题被业主曝光,最后和记黄埔对这些房屋进行了整改。李嘉诚旗下的另一家房地产公司长江实业(Changjiang Industrial)的负责人郭表示,黄之所以犯这样的错误,是因为他在内地有着多年的深厚文化底蕴,而且实际上已经本地化了,质量问题是内地房地产企业项目中的一个“通病”。

北京“地”震  “震中”盈科

然而,当时黄的问题更像是水土不服,而不是内化造成的问题:当房屋检查员检查时,他发现质量问题之一是的房子没有隔热;起初,业主意识到逸翠园的质量问题是由于逸翠园的空转让供应商与和记黄埔之间的不良关系造成的,并向业主报告,逸翠园住宅的空转让电力不能满足其所在地区的需求。

北京“地”震  “震中”盈科

盈科中心是盈科拥有的一座办公楼,早在1998年就已竣工。如果这家已经在北京经营了10多年的公司适应了,恐怕任何人都很难相信。

在业内人士看来,英科在北京受到的惩罚并不是水土不服,而是更像是“旧革命遇到新问题”。"如果我们是外国人,我们应该保持低调和诚实。"一位在北京工作多年的香港房地产专业经理告诉记者。在他看来,盈科遇到的问题是跟不上形势:“过去我参加活动的时候,当记者听说我有香港口音的时候,很多人围过来跟我交换名片。现在,没人介绍我,也没人理会我。过去,内地的地产研究香港,香港人可以在内地任何地方吃饭。现在内地觉得香港模式不好,香港这个字也不太值钱。”

北京“地”震  “震中”盈科

“过去,外国投资是超国民待遇,后来在某些领域逐渐变得平等。现在它开始在某些方面排斥外国投资。”华高乐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龚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修订后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并于2007年12月1日正式实施。根据这一目录,中国将有选择地利用外资。此次修订,房地产业被列入限制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包括成片土地开发;高档酒店、别墅、高档写字楼和国际会展中心的建设和运营;房地产二级市场交易和房地产中介或经纪公司进入限制外资的行业范围。

北京“地”震  “震中”盈科

2009年12月,一个由34家北美、欧洲和亚洲企业组成的团体致信中国政府的三个部委,批评中国政府根据本地产品创新比例确定政府采购优先顺序的做法,称之为对外国人的歧视。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中国一般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能力相对过剩,更重要的是调整结构、提升水平,引导外资向高端领域发展。

北京“地”震  “震中”盈科

已经在中国工作了10多年的李泽楷可能没有意识到,PCG作为外资企业的地位与刚进入中国时完全不同。外国投资房地产变得不那么受欢迎了。

或者还有“转身”的空间

工体4号地块的拍卖曾被称为“2006年的第一次拍卖”,当时盈科以天价5.11亿元拍卖了这块土地,在业内引起了轰动。然而,当PCG因为这片土地而陷入风暴中心时,似乎没有多少人关心它。除了一些媒体报道,似乎没有人对此事感兴趣。

北京“地”震  “震中”盈科

“这对行业没有影响。毕竟,它是一个少数民族,所以不要注意。”一位开发商告诉记者,但谈话发生了变化,“从法律上讲,这种处罚是有缺陷的。政府卖给别人的是70年的土地使用权。在这70年里如何使用土地是别人的自由。”虽然开发商声称他没有注意这件事,但从他后来的回答来看,他并没有像他说的那样关心这件事。

北京“地”震  “震中”盈科

虽然盈科已经被罚款,但还没有结束。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只是暂时禁止盈科在北京征地,但没有处死盈科。似乎“殴打”不仅仅意味着“惩罚”。

记者问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在什么情况下会解除对盈科的临时禁令,工作人员委婉地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理由是最近国土资源局正忙于学习上级的精神。

北京“地”震  “震中”盈科

除了“占地不开发”的事件外,李泽楷自己的处事方式也是有争议的。李泽楷作为一个新商人的风格比他父母的更加直接和鲁莽。许多人认为李泽楷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曾与李泽楷共事的软银金融集团首席执行官北宫表示:“我认为李泽楷(李泽楷的英文名字)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赚钱。这是他做事的风格,不是我的风格。当然,我也希望赚钱,但我希望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我没有李泽楷那样的风格,将来也不会跟他合作。”李泽楷本人曾公开表示:“只要有钱,那就没有问题。”

北京“地”震  “震中”盈科

PCG中心甚至PCG本身曾经打算由李泽楷出售。在李泽楷看来,这并不是什么大事。李泽楷每次都能逃脱,但他树敌很多。包括将工体四号土地转让给香港瑞安建筑公司,该公司盈利2.35亿港元。这种纯粹的“土地投机”引起了北京房地产业和媒体的不满。工体4号地块的转让受到央视《经济半小时》的批评,潘石屹等北京房地产大鳄也对节目中的土地囤积行为表示不满。

北京“地”震  “震中”盈科

盈科大研还澄清说,在签署工体4号项目合同后,盈科大研于2006年4月委托建筑师进行设计和施工研究,并于2007年7月开始前期施工准备和土地挖掘,并未闲置该项目。开工后进度缓慢的原因是建筑设计和审批时间超出预期;另一方面,由于2008年奥运会的影响,该项目被迫暂停。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些借口已经被愤怒的公众舆论压倒了。

北京“地”震  “震中”盈科

由于PCG的利益以及业界和媒体的激烈反应,土地监管部门一直禁止开发商囤积土地。一些媒体评论说,李泽楷的行为让土地监管部门“尴尬”。

“李泽珍不是白送的。”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评论道。带着“李嘉诚的第二个儿子”和“小超人”的光环,李泽楷已经派人到北京调查此事。据业内人士透露,来香港的目的是“公关”。"这一次,它可能会被举得很高,然后轻轻地落下."业内人士表示。

标题:北京“地”震 “震中”盈科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0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