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71字,读完约5分钟

"历史上最大和最新的船队正面临着海上贸易市场的巨大挑战。"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协会主席罗伯特·洛伦兹-迈尔几天前告诉记者。过去两年,国际贸易增长缓慢、需求疲软、融资缺口大、产能过剩导致全球航运业陷入低迷,复苏缓慢。在后危机时代,全球对外贸易格局正在迅速变化,贸易重心正在逐渐向新兴经济体和新品种转移。 在25日举行的“2010上海国际航运论坛”上,中国主要航运企业表示,要积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适应全球经贸新格局。 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的缓慢增长已成为航运业的“救命稻草” “世界经济复苏仍有风险。二次探底的可能性、金融动荡和热钱涌入造成的泡沫,都可能导致全球经济指标再次下降,世界秩序呈现新的平衡,亚洲的影响力和主导地位不断上升,这将影响航运贸易的新格局。”罗伯特·洛伦兹-迈尔说。 从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来看,全球化的进程不会因为金融危机而逆转,世界各国的经贸联系将会更加紧密,但全球化的方式和节奏将会改变。由于国际贸易失衡难以长期维持,发达国家失业率高,最终消费品消费能力下降,全球需求格局被打破,特别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增速将相对放缓。 随着欧盟、北美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得到加强,区域内各国之间的经贸联系将更加紧密。跨国公司可能会更加重视区域供应链的建设,这也将改变全球经济和贸易格局,进而对货物流动产生重大影响。以中国为例。1-2月,中国对欧美出口占出口总额的46.7%,与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的贸易仍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与东盟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高达66%。中国海运集团总裁李绍德表示,发达国家的贸易增速将相对放缓,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的增长差距将继续扩大,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区域贸易将更具优势。目前,中国和印度的煤炭进口需求直接推动了2010年巴拿马型船舶租赁在国际干散货贸易中的复苏。扩大内需政策的效果是显著的。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航运业复苏的助推器。 罗伯特·洛伦兹-迈耶表示,正如美国通过刺激内需成功扭转了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一样,中国的内需市场将成为本轮航运业重启的重要推动力。 2000年,中国大陆仅进口7000万吨铁矿石,占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的16%。2009年,全球干散货航运总量达到6.28亿吨,占全球总量的68%,占国际干散货航运总量的13%。2009年,中国大陆进口焦煤3442万吨,中国对大宗原材料需求强劲,为国际航运市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升级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主线。OOCL集团首席执行官董建成表示,在中国扩大内需政策的影响下,国内消费将成为今年航运市场复苏的关键点,国内消费品进口的上升将影响全球航运市场的繁荣。今年头两个月,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的进口量和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铁矿石进口9607万吨,增长21%;大豆进口量为703万吨,增长11.7%;进口机电产品819.7亿美元,增长45.8%,其中进口汽车9.4万辆,增长1.1倍,反映国内投资需求和耐用消费品需求旺盛。商务部发言人简瑶预测,今年中国可能出现6年来的首次贸易逆差,这表明在扩大内需政策的刺激下,国内进口持续升温,给航运业带来了贸易机会。李绍德介绍,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仍在快速推进,能源和原材料仍将保持稳定增长,这为油轮和货轮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空间。“今年,中远集团将继续把船队的发展与中国能源和原材料的运输安全结合起来,集装箱运输将更加重视亚洲航线的研究,优化船队结构,满足国内需求。” LNG进口、汽车滚装船等货物是传统市场的新宠 “2010年全球航运需求增长不会超过4%,根据ssy数据,2010年散货船运力将增长14%,其中岬型船舶将增长21.5%,巴拿马型船舶将增长8.3%左右。”董建成对记者表示,干散货市场的运力增长超过了需求增长。 与此同时,过去30年世界贸易的快速增长和集装箱化率的大幅提高带来了集装箱运输的高增长率,年增长率高达8.6%,远远高于干散货运输的3.2%和石油运输的2.4%。但是现在,集装箱化率已经达到90%,集装箱化的进程即将结束。李绍德认为,未来集装箱运输量的增长将主要取决于国际贸易量的正常增长,很难保持过去10%的高增长率,因此原有的增长趋势不再适用。 上海证券报指出,近期集装箱市场的运力已初步释放,运价已稳步突破,表明目前的货运量需求仍不足以维持过剩的运力,集装箱的高运价可能难以维持。因此,该行业已将注意力转向液化天然气进口、汽车滚装船和其他新兴商品。 根据国际船舶网提供的资料,2010年,世界上将有15个新的液化天然气船舶订单,而前一年是零。这些新订单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和韩国,此外还有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的液化天然气项目。全球液化天然气项目得到了振兴,液化天然气需求正以每年17%的速度增长。随着中国对液化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液化天然气进口市场前景看好。同样,国内汽车的强劲销售将带动国内汽车滚装船市场的强劲增长。

标题:航运业调结构:新兴市场、中国因素和新型品种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0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