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61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近日,国家统计局下属的中国工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发布了2009年年度市场销售数据。在这份被称为中国经济“绿色gdp”的行业报告中,领先的乳品企业蒙牛集团再次获得总销量冠军,成为2009年的大赢家。
业内专家认为,以蒙牛为代表的全国乳品企业凭借其卓越的产品质量、优秀的奶源基础、不断完善的产品矩阵和创新的绿色产业链,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拥有了美丽的市场“绿色”成绩单。这不仅显示了乳制品行业的整体复苏,也意味着绿色企业已经占据了以低碳为趋势的中国新经济秩序的主流渠道。
质量上的胜利来自专注
2009年底,商务部首次在全球范围内推出“中国制造”广告,让所有人都意识到“中国制造”在过去的30年里增添了新的味道。纵观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对“自主创新”做了足够的论述。以质量为名加强“中国智力创新”已经渗透到蒙牛的企业血液中,呈现出明显的“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转型趋势。一方面,它依靠高科技,另一方面,它贴近消费者,不断创新,从而激发了乳果稀结合的创新技术,巩固了巨大的、细分的立体乳基质。
2009年推出的果蔬酸奶首次将水果、蔬菜和牛奶的营养完美融合;蒙牛新的低乳糖牛奶的诞生,使乳糖不耐受者得到了牛奶的完美营养;此前,蒙牛还推出了中国第一款专业儿童奶——未来之星儿童奶,以及中国第一款引入世界优质双歧杆菌菌株bb-12的关彝酸奶。正是通过“世界一流”的乳制品矩阵,蒙牛逐步树立了世界级全能乳制品专家的品牌形象。
“中国知识创造”的转型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也引领中国乳业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2009年,蒙牛乳业作为唯一的乳品公司,率先在香港恢复市场,赢得了海外市场的信任,赢得了俄罗斯经销商的青睐。它首次代表中国乳业向欧洲销售牛奶。
消费的胜利来自创新
市场销售实际上是对消费者的认可。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学院副院长季保平表示:“2010年,食品行业的需求将超过20%,整个乳制品行业将完全复苏。它也应该有一个相对较好的增长。”麦肯锡公司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是仅次于日本的亚洲第二大乳制品市场,2010年中国乳制品市场的规模将达到200亿美元。中国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与亚洲邻国越来越相似,对牛奶饮料、奶酪和酸奶等高附加值和多样化的产品有着强烈的需求。
2009年年中,蒙牛成为全球20大乳品公司之一。这种世界级的地位实际上源于中国巨大的内需市场和中国的消费升级。联合国粮农组织项目官员戴卫东认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乳制品消费市场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of/きだ/.随着蒙牛在奶源建设和新产品研发方面的不断进步,以及中国人健康饮用牛奶知识的不断普及,蒙牛进入世界乳业十强指日可待。
绿色的胜利来自生态
哥本哈根会议使包括乳制品在内的所有企业认识到,规划低碳经济将影响企业在未来二三十年的成败。为了在这一转型机遇中获得第一个机会,企业现在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战略,包括优化现有产品的碳效率,包括基础设施、供应链和成品,这可能需要打破现有的产业布局,创造新的产业价值链。
以碳指数为轴,观察蒙牛的绿色复兴措施,可以发现企业探索“绿色”的全球选择,将自身的洞察力与现实相结合,将洞察力与战略相结合,描绘出一幅与众不同的生态战略蓝图。
就这样,蒙牛的绿色复兴从里到外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光谱”。一是依托生态草原建设绿色牧场。乳制品危机后,这种转变实际上加强了乳制品行业的第一道防线。蒙牛参股建设了11个超大型现代化牧场。是奶源基地建设中投资最多的奶源企业之一,引领全行业奶源升级;之后,蒙牛走出企业,开辟上下游产销渠道,将“绿色”作为蒙牛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的标准之一,带动整个行业的绿色化;2009年,蒙牛跳出行业,在全社会倡导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真正实现了“绿色经济”的转型。
当食品安全问题引起全球关注并面临世界金融危机时,经过一系列动荡,中国乳业不仅引领了国内食品行业的发展方向,也体现了中国企业在以“中国制造”为主力军的新经济结构中的新领导形象。
标题:乳业“低碳GDP”榜公布 蒙牛连续四年蝉联冠军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0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