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68字,读完约3分钟
在许多人的观念中,所谓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只是大公司的一种“表演”。毕竟,对一家公司来说,只投资于人类生存的整个环境似乎不值得。然而,对拜耳来说,环境保护不仅仅意味着一些来回的投资。
拜耳集团董事会董事普锐斯博士曾经说过:“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活动不仅要满足生态环境和社会的需求,还要有商业可行性。”
这句话很好的诠释了拜耳对环保的态度:结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环保可以提升经济效益,提高整个公司的竞争力,从长远来看可以降低成本。这样的例子不难举出。
例如,拜耳为中国企业提供的odc技术(氧去极化阴极)可以大大降低氯气生产中的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氯气生产是一个高能耗的过程,odc技术可以直接为氯碱行业节约30%的电能。对于高能耗企业来说,30%电力的实际价值是真实可见的。
基于目前我国氯化钠电解制氯年产量约2100万吨,odc工艺每年可减少生产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1500万吨,同时节约成本。
“生态商务建筑”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在1000平方米的建筑中使用聚氨酯保温系统、光伏板系统、地热系统和节能照明系统,其能耗比同等规模的普通建筑低40%。
当然,环保产品的成本普遍高于普通产品。然而,从长远来看,在成本分摊后,先进的环保产品总能为用户省钱。
在不节约成本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更多的效益。
早在20多年前,当德国当地电价不是很高的时候,拜耳就已经开始研究所有产品流程中的节能措施。当时,这种行为似乎纯粹是浪费金钱,但20年后,随着能源价格的飙升,节能的研究价值及其综合效益终于凸显出来。
当然,100多年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不像现在这样完美。通常情况下,一开始是雨天。
1901年,拜耳在德国勒沃库森成立了“废水处理委员会”。当时,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工厂废水排放的信息,并监测莱茵河的水质。该委员会推动了拜耳相关技术的进步,当相关部门对废水排放指标做出明确规定时,拜耳率先行动。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保持经济利益、生态环境和社会利益平衡的途径。
正如拜耳中国最近获得的第六届中国宝钢环境奖所反映的那样,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拜耳的dna,也是拜耳的核心竞争力,这得益于拜耳100多年来持续的环保工作。
如果能开发出好的产品,企业将在未来许多年受益。事实上,拜耳有一些有利可图的项目,这些项目是由环保技术的研发带来的,如灯塔项目、环保建筑和汽车用聚碳酸酯材料...此外,虽然目前每个项目的R&D投资都在大幅增加,但这并不能减缓拜耳的创新步伐。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增长率,这是维持拜耳现有成功所必需的。拜耳今天在环保和创新方面的投资不仅是为了自身的当前利益,也是为了整个社会和未来的利益。
我们必须着眼长远。我坚信,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得好的成功公司能够形成商业价值和经济利益之间的最佳沟通。(作者是拜耳大中华区总裁)
标题:环保的商业价值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0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