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20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3月28日宣布,已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100%的股权和相关资产。至此,沃尔沃作为在瑞典乃至全球汽车行业拥有核心技术和品牌影响力的主要汽车制造商,终于更名为“中国”。
在这里,沃尔沃之所以更名为“中国”,而不是“吉利”,并不是为了刻意抹杀吉利为达成这笔交易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也不是为了打消李书福及其团队在收购沃尔沃过程中所体现的全球思维和战略眼光。凸显“中国”的民族因素,恰恰是在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的背景下考虑这一交易的内在逻辑。
有人说沃尔沃选择了吉利,但实际上选择了中国,对此我深表赞同。近年来,中国国内汽车市场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汽车行业不可忽视的重要战场。金融危机期间,欧、美、日汽车市场大幅萎缩,尤其是通用汽车等美国汽车制造商在国内市场举步维艰,但它们在中国市场的业务仍发展迅速。有人甚至开玩笑说,在金融危机中,中国市场为许多国际汽车制造商提供了“生命线”。
沃尔沃也受益于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据统计,2009年,沃尔沃在中国的销售额增长了80%以上。正如一些瑞典媒体所说,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汽车市场之一,增加在中国的销量是沃尔沃的最佳选择。
吉利收购沃尔沃也为中国海外投资提供了积极的探索经验。在金融危机中,在中国民间和政府资金充裕的背景下,中国想在国际市场上买什么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话题。这是一个简单的选择,要么逢低买入虚拟资产,要么购买真正的资源、技术、品牌和渠道。然而,虚拟资产的波动有时会在短期内产生一种明显的“财富增长”感,这使得人们有时会做出目光短浅的选择。
吉利收购沃尔沃是在做实事,这与四川腾中重工收购悍马有本质区别。沃尔沃作为全球大型汽车制造商,以其独特的技术和品牌,尤其是其卓越的安全性能,在全球行业和消费者中享有良好的声誉。收购如此高质量的资产应该是每个中国政府和私人投资者走向全球市场的首选。
当然,沃尔沃更名为中国,或者更名为中国吉利。说未来“光明”并不乐观。从全球来看,M&A始终是一个高风险、高失败概率的市场行为。关键在于M&A之后的整合以及如何最大化协同效应。但至少从谈判过程和披露的交易信息来看,吉利作为一家中国民营汽车制造商是完全合格的。
沃尔沃与吉利再婚的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这笔交易没有太多的政治意义,因此也不受政客或一些有偏见的媒体的干扰。这正是中国投资走向全球的理想状态。西方国家应该回归中国投资交易的市场本质,避免用有色眼镜将问题政治化。
标题:沃尔沃改姓“中国” 吉利在做实事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0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