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12字,读完约3分钟

润滑油行业的变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风向标。根据联合国的基准数据,2009年全球经济下降了2.2%,同期全球润滑油需求下降了12%-13%。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8.7%,与之相对应,2009年全国工业润滑油消费量比2008年增长了4.2%。

破解中国润滑油的经济密码

分析人士认为:“润滑油产品具有工业品和消费品的双重特征。这个特殊行业的兴衰呼应了各行各业的兴衰。这是透视透析经济发展的风向标。润滑油产销水平数据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冷暖神经。”

破解中国润滑油的经济密码

然而,润滑油市场表观消费量与实际消费量之间的巨大差距不仅掩盖了中国润滑油市场的实际竞争格局,也模糊了润滑油对经济发展的导向价值。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09年,中国润滑油市场的表观消费量为940万吨。然而,许多行业专家和润滑油制造商认为,2009年中国润滑油的实际消费量仅为580万吨。原因是表观消耗量等于生产量加上进口量减去出口量,导致各润滑油生产厂家的生产量和销售量的双重计算。

破解中国润滑油的经济密码

高档是趋势

2000年,高档油在国内润滑油市场的比重不到20%。据长城润滑油市场部主任徐健介绍,2009年,中国润滑油市场中高档油的比例已经达到35%。

"高档润滑油产品是行业趋势."中石化润滑油公司总经理宋运昌表示,润滑油不同于一般的工业产品,它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动态市场。谁能及时掌握最新的技术趋势和变化趋势,谁就能掌握这个市场的主动权。

破解中国润滑油的经济密码

基于这一认识,中国石化于2009年启动了汽车“源头计划”,长城润滑油牵头成立了中国首个汽车产业技术跨境合作中心。成立不到一年,与汽车企业共同开发了20多种润滑油产品,获得了37项国内oem认证、10项国际oem认证和17项与汽车行业相关的专利。

破解中国润滑油的经济密码

两个营地,三根柱子

作为中国最早开放的市场,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润滑油制造商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几乎占据了整个高端润滑油市场。然而,2000年后,中石油和中石化分别整合了润滑油业务,推出了“昆仑”和“长城”两个品牌。随着私营企业的兴起,这种情况开始改变。目前,“两大阵营三大支柱”的市场竞争格局已经形成。

破解中国润滑油的经济密码

对于国际润滑油制造商来说,他们希望继续保持在高端市场的主导地位,但由于竞争压力,他们不得不开始向低端市场靠拢。“国家队”以发展自主润滑油品牌和国内替代为己任,与国际润滑油制造商展开“价值战”。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在2009年发布的中国500大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中,长城润滑油的品牌价值达到127亿元,并且多年来一直以超过10亿元的速度增长。然而,生活在国际润滑油制造商和“国家队”之间的差距的私营企业只能依靠价格战生存。随着高端润滑油市场带动的产业升级,特别是国家ⅳ标准的强制实施,大量民营企业将被迫退出。

标题:破解中国润滑油的经济密码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0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