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43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哈尔滨6月5日电黑龙江省东北农业大学开发的第一个冬小麦新品种“东农冬麦1号”目前形势喜人,小麦长势良好。
东北农业大学教授、该品种主要开发者童表示,“东农冬麦1号”通常在9月初播种,次年7月20日左右收获。根据以前的试种,该品种亩产约680公斤,远高于春小麦。
近日,记者与东北农业大学童教授、东北农业大学科技合作建设办公室唐副主任等一起,考察了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齐齐哈尔市克东县和同北林业局(位于黑河市北安市)的冬小麦育种基地。2009年秋季种植的“东农冬麦1号”等不同地区近10个试验点基本处于良好状态,其中东北农业大学阿城试验实践基地冬小麦存在诸多缺陷。
2009年秋,东北农业大学在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的23个试验点种植了6000多亩东农冬麦1号。除部分试验点外,由于种植方式存在问题,大部分试验点冬小麦绿化不理想。
童教授介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农业大学开展了冬小麦育种试验,最终通过俄罗斯和加拿大冬小麦品种杂交选育出抗寒性强于国内外其他冬小麦品种的“东农冬麦1号”,并于2007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这是中国农业科研人员培育的第一个适合在北方高寒地区种植的冬小麦新品种。
东农东麦1号的成功研发除了提高亩产量外,对黑龙江省的轮作也具有重要意义。高抗寒冬小麦越冬种植成功解决了大豆连作问题,实现了高寒地区黑土“两年三熟”,相当于增加耕地50%。
唐表示,东农冬麦1号课题组将继续完善东农冬麦1号的种植方法,使其更适合黑龙江省的气候环境。
标题:中国首个高寒地区冬小麦新品种长势良好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0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