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51字,读完约5分钟
在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如果我们以10年为一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走得非常扎实,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30年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日益密切,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不断改善,大陆与台湾的关系逐步缓和。中国正在融入世界,成为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中国正变得越来越自信,这是改革开放后逐步积累起来的。
中国吸引外资企业也经历了一个逐步开放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决定改革开放。当时,外国投资者只能在一个非常小的领域投资,这是暂时的。20世纪90年代,除了15个沿海开放城市外,外国投资者可以在中国更多的地区投资,并制定了许多关于外国投资的法律法规。
在新世纪(002280),中国真正实现了全面开放。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为适应入世后的新形势,中国对法律法规进行了清理和调整,对金融体系进行了改革。与此同时,中国在金融和能源等更多领域放开了投资。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最大的变化是加入了世贸组织,这给跨国公司带来了更多的安全,并使它们在中国的经营更加安全。我看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变化,并预测了90年代和2000年后的变化。因此,我尽力说服法国威立雅环境集团的高层管理人员克服最初的困难,耐心地在中国坚持。
20世纪90年代初,威立雅环境集团试图进入中国大陆发展业务。我们首先进入当时仍是葡萄牙殖民地的澳门,并以此作为观察中国大陆局势的窗口。威立雅于1993年在中国设立了代表处,我于1994年来到中国。当时,中国的投资环境存在许多问题。综上所述,有六点:第一,法律法规不健全,许多领域的投资不能依赖;第二,未来发展前景不明朗。当时,很多外资企业都在抱怨,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第三,沟通渠道不畅。环保产业是一项公共事业。当时,它都是国有的。我不知道我是否能投资,也不知道该找哪个政府部门;第四,外国投资需要用美元支付,但我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将大量美元汇进中国;第五,我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将利润汇往国外;第六,投资政策和税收政策在不同的地方是不同的,企业需要花很多时间去了解它们。
从威立雅遇到的一个案例可以看出当时混乱的投资局面。当时规定外商投资超过3000万美元的项目必须经国家批准;低于这个数额的项目只能由当地政府批准。威立雅在江苏遇到了一个总投资超过3000万美元的项目。当地政府希望外国投资者投资,但不愿意向国家相关部门报批。因此,威立雅私下讨论并希望同时签署几份合同,合同总金额为3000万美元。这明显违反了中国的法律法规。这让威立雅非常尴尬。一方面,我们有强烈的投资意愿,但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违反中国法律。经过反复权衡,我们决定遵守中国法律并放弃投资,这导致从1994年到1997年在中国什么都没做。
虽然有很多问题,但威立雅还是决定留在中国市场,因为我对《中国日报》一直印象很好。为了说服当时的威立雅董事长支持公司留在中国,我引用了拿破仑的名言:“当中国醒来时,世界将会震惊。”我相信中国的发展将改变世界格局。威立雅集团要想成为一家全球性公司,就必须留在中国。
现在回想起来,威立雅在进入中国之前并没有做太多的研究。由于中国太大太复杂,单纯依靠外国媒体提供的文字或调查机构提供的信息是不全面的。我坚信,在我们能够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并在中国做出决定之前,我们必须来到中国。
当时,中国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但中国政府正在努力完善它们。此外,在交流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中国官员和中国合作伙伴的意识形态的变化。尽管中国在2001年签署了加入世贸组织的合同,但相关谈判却很早就开始了。我们坚信中国将加入wto,进一步开放市场,改善投资环境,所以我们决定继续在中国等待,在等待中寻找机遇。
朱基总理上任后,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希望。他了解经济,可以用经济语言和我们交流。他鼓励我们坚持在中国投资。在这段时间里,中国领导人以改革开放的意识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威立雅的机会出现在1997年。1997年,中国政府决定改革国有企业,出售和关闭一些非盈利的国有企业,包括环境保护和公共事业领域的企业。结果,市场壁垒被打破,垄断被消除,许多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有机会进入这些领域。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投资环境中的许多问题都迎刃而解。因为每个人都遵守同样的规则,外资企业和中国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得到了更公平的对待,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威立雅的投资也变得更加容易,并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快速发展。
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穆桥石:入世给跨国公司带来更多安全感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0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