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32字,读完约3分钟

今年,已经使用了近40年的铁矿石年度定价谈判机制被三大铁矿石巨头强行推倒,并打算被一个极端的定价体系所取代。面对全球铁矿石定价机制的突变,国内钢铁行业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情绪反应”后,逐渐变得理性起来。用一些市场分析师的话来说,这意味着“该来的总会来,该走的总会走。”

铁矿石定价机制改变大势所趋 钢企应主动作为

宝钢总经理马国强(600019)5日在网上业绩发布会上首次表示,铁矿石定价机制的改变是大势所趋。作为回应,公司将在谈判机制和定价模式上探索新的路径。马国强透露,从4月份开始,宝钢在收购进口矿石时,与矿商进行了一定幅度的预结算,协商后解决了差价。

铁矿石定价机制改变大势所趋 钢企应主动作为

国内一家大型钢铁企业负责人近日告诉记者,在铁矿石阶段性短缺和三大矿相对垄断地位的共同作用下,今年定价机制发生了变化。根据对瞬间力量的强烈需求,矿山在未来将永远付出相应的代价。这可以通过时间来平衡。市场的现实是一样的。矿物价格和钢铁价格之间的相互推动没有止境。最近,国内钢铁价格涨跌互现,现货矿产价格也在高位松动,这很能说明问题。

铁矿石定价机制改变大势所趋 钢企应主动作为

“该来的总会来。”

中国钢铁协会的相关人士曾有一次说:“现在连买菜的老太太都关心铁矿石的价格。”

业内资深人士解释说,铁矿石不是唯一的商品价格谈判。即使在钢铁工业内部,除了铁矿石,还有其他原材料,如焦炭、废钢等。然而,铁矿石价格谈判因其典型性而受到公众的特别关注。

铁矿石定价机制改变大势所趋 钢企应主动作为

专家指出,铁矿石定价机制的变化既有远因,也有近因,反映了“中国需求”与全球商品资源之间的复杂关系,这种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博弈的。无论是阶段性的供应短缺,国内矿产品价格“双轨制”带来的贸易秩序混乱,还是三大矿山的强烈需求,所有的“虚实”市场条件最终都会在价格谈判中得到体现。

铁矿石定价机制改变大势所趋 钢企应主动作为

据“我的钢铁”信息机构的研究人员称,采矿价格机制的改变在八年前就已经奠定了基础,主要是因为中国市场的长期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价差”。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前后,谢场矿业价格在危机前大幅上涨。在矿业价格持续上涨的预期下,大量钢铁企业在高位囤积商品,矿商控制了交货节奏。“无人准确预测”危机爆发后,现货矿价格大幅下跌,钢厂同时暂停购买高价的长协矿,长协合同“名存实亡”。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中国钢铁行业迅速恢复生产,进口矿石“大规模收购”趋势恢复,现货矿石价格迅速上涨。国内钢厂要求长协矿石谈判中的矿石价格应回到2007年价格的呼声很低,年度价格首次丢失,年度长协谈判开始瓦解。

铁矿石定价机制改变大势所趋 钢企应主动作为

从这一过程来看,今年矿商提出了季度定价的变化,可以说是“该来的一定要来”。此外,今年的供需形势进一步增强了矿商的实力。根据中国钢铁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粗钢产量同比增长24%以上;粗钢日生产水平相当于年产6.41亿吨粗钢;进口铁矿石同比增长18%。面对这样的数据,矿商肯定会提出非常高的涨价幅度。

铁矿石定价机制改变大势所趋 钢企应主动作为

"为了控制矿物价格,只有钢铁厂可以减产。"国内钢铁信息机构“钢铁之家”的负责人吴文章坚定地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钢铁协会最近表示,谈判仍在进行中,但首次表示,钢厂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行业自律框架,与矿商谈判以临时价格购买铁矿石。

铁矿石定价机制改变大势所趋 钢企应主动作为

宝钢总经理马国强表示,如果之前的长期协议价格法被完全废除,将对公司的生产、营销和用户产生一定的影响。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主题:

2010年铁矿石谈判

标题:铁矿石定价机制改变大势所趋 钢企应主动作为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1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