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67字,读完约2分钟

在过去的一年里,上海拍卖业克服了金融危机等诸多困难,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统计显示,2009年,80多家拍卖企业举行了1817场拍卖。虽然与2008年相比,拍卖次数减少了309次,但拍卖成交额增加了87.62亿元,达到281.4亿元,增幅为45.2%,创历史新高。其中,专业企业和中小企业不断壮大,有的走市场化、专业化的道路,有的努力服务。事实证明,拍卖行业是灵活的、创新的和突破性的,通过行动向市场索取成果的做法是卓有成效的。

上海拍卖业新形势下再求突破

齐心协力成为取胜的法宝

2009年初,拍卖行业感受到了金融风暴的冲击,市场突然变得低迷。如何应对已成为上海拍卖行业的当务之急。有鉴于此,上海拍卖业协会召开了形势分析研讨会,并达成了几项共识,携手寻找出路。

上海拍卖业新形势下再求突破

将自己的拍卖公告上传到上海拍卖协会网站,让上海所有拍卖企业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拍卖信息并采取联合行动;该协会还努力为企业建立一个公共信息平台,使企业能够及时、快速地共享资源和交流行业信息。对于那些有能力发布信息的人,协会提供了一个平台;该协会向无法出版的企业提供技术援助。联合拍卖也是2009年拍卖行业的有益尝试。如果一家公司出价,另一家公司有房子,双方可以合作。为此,协会专门起草并制定了《联合拍卖运作规则》,艺术工业部牵头组织具有文物资质的企业签署并响应该规则。在联合拍卖的号召下,上牌和公众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联合拍卖松江公务用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牌、东方、精诚等六家企业联合拍卖了“绣楼”。可以说,携手已经成为2009年拍卖行成功的法宝之一。

上海拍卖业新形势下再求突破

上海拍卖行业突破了传统的拍卖形式,采用了现场和网络同步拍卖的电子技术,高于电子竞价技术,从车辆牌照的应用到民用产品的拍卖、慈善拍卖以及公务车辆和机动车辆的拍卖。现场和网络同步拍卖技术的应用将空时间限制从拍卖大厅扩展到了虚拟的空房间。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上海拍卖业新形势下再求突破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1725.html